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食品,
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其功效怎么怎么强大,听得人是十分心动,但价格也高得出奇,究竟是确有奇效,还是白白交了智商税呢?别的不说,接下来小编介绍的种食品,无论广告吹成什么样,都别再买啦,因为真的没啥用处!
花胶是鱼鳔的干制品,并不是所有的鱼鳔都能被称作鱼胶,目前市场上的鱼胶通常来自石首鱼。
自从当花胶与美容搭上了边就广受追逐,*唇鱼因为白花胶而闻名进而被过度捕捞,目前已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稀少价格自然就更贵,*唇鱼鱼鳔的价格真的快赶上*金了。
实际上:
鱼鳔主要是一些结缔组织,鱼胶成品因为是干制,所以蛋白质的比例确实非常高,碳水化合物含量极低,脂肪含量也非常少,由于经过水发和长时间炖煮,维生素含量并不高。
鱼胶的蛋白质是胶原蛋白,对于人体来说利用率较低,属于劣质蛋白质。考虑到花胶的单位价格,实际摄入量不可能有多少,意义也就更小了。
这些年发胖的人越来越多,而与此同时,瘦子也永远吃不胖。瘦得皮包骨,一点也看不出血色。于是,有商家说了,应该补充蛋白质。然后,蛋白粉就开始卖起来了。
实际上:
健康成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克的蛋白质,这些数量的蛋白质是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饮食来满足的。
因此,正常饮食的健康人是不需要额外补充蛋白粉的。一罐克蛋白粉2-块的还是省省吧~
平时吐掉了的葡萄籽,也被商家大肆宣传为能抗癌、抗氧化、延缓衰老,各种“葡萄籽油”“葡萄籽粉”也卖得火热。
实际上:
葡萄籽提取物抑制癌细胞的实验数据不少,但结论前提都写得很明确——“体外实验能够抑制癌细胞”。
“体外实验”只能说明可以针对特定癌细胞进行进一步研究,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葡萄籽提取物能够在体内抑制癌细胞。
我们食物结构决定缺少ω-3脂肪酸的摄入,因此许多人都有吃鱼油的习惯,但鱼油真的那么好吗?
实际上:
鱼油很容易氧化,吃鱼比吃制剂更高效。
富含ω-3脂肪酸的多脂鱼类包括:鲭鱼、金枪鱼、三文鱼、鲟鱼、凤尾鱼、沙丁鱼、鲱鱼、鳟鱼等,每吃2两便可获得约克的ω-3系脂肪酸(实际情况波动会比较大该数值仅供参考)。
除了鱼油之外,鱼还提供优质的蛋白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鱼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很低,这对于心血管健康也是极好的。
黑枸杞一度被称作“软*金”,据商家宣传具有万能功效,价格 达每公斤数千元,甚至引发了数千人盗采野生黑枸杞。
实际上:
专家解释,黑枸杞只是比红枸杞的花青素含量高一些而已。
其实,日常的紫黑色食物,比如葡萄、茄子、紫薯、桑葚中都含有花青素,想用黑枸杞来补充,性价比很低。
“初产蛋”(即鸡开产一个月内的蛋),被很多人认为是浓缩的鸡蛋精华,不惜高价也要买来吃。一些商家也宣称“初产蛋”能促进大脑发育和增强体质,营养价值高,特别适合产妇、学生及老年人食用。
实际上:
“初产蛋”是指母鸡在0天~30天内生产的 窝蛋,虽然“珍贵”,但营养价值并不比其他普通鸡蛋高多少。
而且,“初产蛋”健脑的说法也不靠谱,有益大脑健康的营养物质主要是n-3脂肪酸、卵磷脂等,没有数据显示“初产蛋”的这些物质含量比普通鸡蛋高。
大家在买牛奶的时候,常常会看到高钙奶,其价格也比普通奶高出不少。
专家介绍,所谓高钙奶只是在生产的时候人为地额外添加了一些钙,也就使得奶中的钙含量高一些了。
实际上:
普通牛奶中的钙为 钙,吸收率较高,而高钙奶中是人工添加的 钙,吸收率较低。
高钙奶喝了也不等于能将所含钙成分完全吸收,其实普通牛奶也就够了!
对于生意人来说,应酬不断,酒水不断。于是,药店里各种解酒药卖得火热,还宣称可以千杯不醉。
实际上:
解酒药只是个噱头。他们的批号并非药品,它们的成分只是一些护肝的成分,并不能减轻醉酒的危害。
解酒最根本的是不要饮酒。
随着“猴菇饼干养胃”的说法越来越流行,市场上与猴菇有关的食品越来越多。
实际上:
据专家介绍,从药物的角度来说,它的有效剂量、主要作用、副作用,是否有不良反应,适应人群、禁忌症、炮制剂型等都是有规定的,符合要求的用药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所谓的“养胃饼干”,很难达到其宣传的养胃功效。
而且,苏打饼干本身就是养胃的好帮手,花大价钱去买所谓的养胃饼干,倒不如几元一大包的苏打饼干。
黑糖作为养生食品成为很多人喜欢的零食,也一直被宣称为天然健康食品,有美容的作用。当然,价格也要比红糖高。
实际上:
专家说,“其实黑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红糖,功效上和普通红糖无异”。
很多人认为黑糖功效比其它糖更好,其实,黑糖和红糖一样都属于蔗糖,两者本质上并无差别,在营养价值与食用功效上也相同。
儿童酱油的广告宣称“专为儿童健康研制的酿造低盐淡口酱油”,适合拌饭、清蒸食物等,一则起到开胃的作用,二则补充营养,“充分考虑处于发育期的儿童味觉特点,富含8种 酸、有机酸、碳水化合物等儿童所需的营养元素”。
实际上:
专家提醒,儿童饮食完全不需要额外再用酱油来调味。
正常饮食中含有的钠,已经足够满足儿童的生理需求,任何外加的盐都是多余的。而且小时候越“重口”,长大之后就越难以控制盐的需求量,高血压风险也就越高。
不必盲目相信一些听起来很厉害的“秘诀”。日常饮食中合理搭配、均衡营养,适当锻炼,就是 的生活方式!
来源:人民日报、三甲传真点击“在看”
分享给更多的小伙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