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张芸
文宣:曾水仙
黑水虻虫粉在可持续水产养殖饲料中的使用:过去和未来需求
内容摘要
原文中译
01
前言
在全球范围内,由于过度捕捞和人为活动,野生鱼类捕鱼量下降(FAO,)。水产养殖是主要的食品生产部门,需要大量的鱼粉和鱼油用于水产养殖。由于新需求、捕捞过剩、鱼油短缺和费用高昂等原因,水产养殖业需要一种替代蛋白质来源来替代鱼粉。
在鱼虾养殖中,用昆虫粉部分或完全替代鱼粉的研究报告很多。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报道了万种昆虫。这些昆虫不仅用于水产养殖,还用于人类消费。昆虫主要由21%-65%的粗蛋白质组成,类似于肉和鱼的蛋白质,并含有丰富 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昆虫粉在水产养殖中具有替代鱼类和豆粕的潜力。本综述主要论述BSFL作为水产养殖的替代蛋白质来源,在饲料中的可行性作用和可持续生产,以 限度地提高饲料效率,及其在水产养殖业面临的挑战和优缺点。
02
黑水虻虫粉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1鲤科
2.1.1斑马鱼
斑马鱼(Daniorerio)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黑水虻虫粉替代鱼粉在斑马鱼从鱼苗到成熟阶段的研究结果表明,黑水虻虫粉可以促进生长,并且研究肌发生相关基因表达发现其对斑马鱼生长不会造成任何负面影响。此外,有研究推荐用5日龄黑水虻幼虫作为鱼粉的替代。年一篇研究指出,在成年斑马鱼中添加全脂黑水虻虫粉饲料替代鱼粉,可以改善子代幼鱼的脂肪酸分布,不影响其肠道生长、脂质积累和健康状况。在另一项研究中,斑马鱼幼鱼部分补充黑水虻全脂预蛹粉也不会影响其生长。研究25%和50%黑水虻饲粮对斑马鱼幼至成鱼生长性能影响的为期6个月的研究观察到鱼类生长减缓和脂质脂肪变性。然而,其肠道未显示任何炎症,应激和免疫指标也未观察到显著变化。在斑马鱼幼鱼饲粮中添加0%、25%、50%、75%和%黑水虻虫粉对斑马鱼生长无显著影响,对斑马鱼幼鱼的生长和肠道健康没有不良影响。
2.1.2鲤鱼
鲤鱼又称普通鲤鱼,是一种淡水鱼栖息地,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年产量达万吨,是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添加黑水虻虫油(BSFO)与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饲料饲喂鲤鱼可以显著提高其生长和免疫功能,增加n-3PUFA的总量。此外,肝脏和头肾的基因表达研究表明,虫油添加量在50%以上的鱼炎症反应较少。此外,脱脂黑水虻充分添加量达50%时,显著提高了生长发育,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而75%黑水虻虫粉添加量组出现肠道损伤和饮食应激问题。此外,脱脂黑水虻虫粉是草鱼幼鱼替代豆粕的必需成分和蛋白质来源,其对鱼类生长和肠道微生物群落没有任何影响。在0、35、70、和g/kg浓度下,用黑水虻虫粉替代鱼粉可显著提高建鲤的抗氧化活性。同样,用黑水虻虫粉完全替代鱼粉8周,对杂交韦氏高须鱼的生长、肝脏和肠道组织病理学没有不良影响。目前关于黑水虻虫餐对鱼类 酸谱、肠道菌群状态以及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影响的报道非常有限,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这些方面。
2.2鲑科
2.2.1虹鳟鱼
虹鳟鱼是在北美河流中发现的本地鱼类,已经被引入世界各地的湖泊和水库。由于虹鳟鱼的经济重要性,它们的全球产量不断增加。不同浓度的黑水虻虫粉添加可提高生长性能和饲料效率,对虹鳟鱼的生理、生长和蛋白质利用均无不良影响,但会降低鱼片中omega-3脂肪酸含量。黑水虻虫粉饮食不影响鱼片品质,改善血清生化指标,不引起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对虹鳟鱼的肠道菌群有积极的影响,增加 菌的产生,促进 和 的产生,可以作为替代现有植物和鱼粉蛋白质源的有效蛋白质来源。此外,研究人员指出,饲粮中添加脱脂黑水虻粉显著改善了虹鳟鱼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但会影响肉质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使用0%、25%和50%的黑水虻粉饲喂78天后,虹鳟鱼的肝脏、肠道和脾脏均无明显的负作用。迄今为止,关于黑水虻虫粉对虹鳟鱼的免疫反应、免疫基因表达和肠道微生物群落影响的报道有限,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全面评价可为确定虹鳟鱼可能的免疫应答机制铺平道路。
2.2.2大西洋鲑鱼
由于海洋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北美和欧洲,大西洋鲑鱼的数量在世界上急剧减少。目前,饲料制造业是鲑鱼养殖的主要投入之一。由于生产成本高和原料短缺,鱼粉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使用黑水虻虫粉取代鱼粉已引起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