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在帝都有车有房,工作稳定,二胎任务已完成,孩子乖巧。老大幼儿园,老二由保姆照顾,不与公婆同住,没有公婆矛盾,人美肤白,一年除了运转家庭开销,交够保险钱,还了房贷,手里到年底还能略有结余,没事旅旅游什么的。没错,小李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被网络定义为“中产”的典型代表。
不光身边的亲戚朋友这么认为,在大家的口碑下,小李慢慢自己也觉得自己就是传说中的中产,并因此窃喜不已。
虽然中产地位动摇的消息一浪高过一浪,什么房价下跌资产缩水啦、什么幼儿园虐童压倒中产啦、什么空气雾霾打碎中产梦啦,这些都丝毫没有影响到小李的实际生活。恍惚中,小李甚至觉得自己的中产,要比其他中产稳固多了。然鹅,小李的中产梦,就破碎在一口三文鱼身上。
三文鱼是北上广深大城市中产的心头爱,这不仅是因为这种鱼口感好,更是日常装x的必备神器。约饭吃个 日料三文鱼,就显得比麻小、烧烤 的多。这几个月,三文鱼在中国也成了网红鱼,原因后续再表。
话说小李长期吃日料三文鱼,这钱烧的也太快了些。中国的中产,一方面讲究享受生活,一方面还是会精打细算。于是,通过快递闪送,将三文鱼直接从线上、海鲜市场,叫到家里吃,就成为能标榜享受中国 的物流,又能晒圈装高端的好主意。关键是,这鱼是论斤称,可比日料店便宜多了。店里一个三文鱼刺身,5片肉,便宜的68,贵的块有余。而这快递闪送的价格,一斤才号称55元。加上快递费,小李叫了三斤回家,平均下来合算64一斤。
小李瞬间感觉自己是顶天立地,小宇宙爆发的时代精英+贤妻良母,有木有?鱼到家,高高兴兴的倒上红酒,调上酱油、芥末,摆好鱼片,发了朋友圈。然后,夹起肉,沾上料汁,送入口中,闭眼开始享受。
BUT,这口感怎么和日料店的不一样?怎么没有日料店里的软软糯糯,脂肪粘牙带点香腻的感觉,反而吃到嘴里支支愣愣,硬了吧唧,没啥香味儿!小李睁开眼,再来一片,还是没有吃三文鱼的满足感。
这是怎么肥事?小李吃了半斤,没有任何感觉,再夹起 盘 一片肉的时候,突然想起,这是不是最近的网红——虹鳟冒充的三文鱼?细看外形,店里正宗三文鱼会切厚片,这个三文鱼是薄薄的;店里一般吃的是竖切的,这个是横切的;店里的是发橙色的红,这个是发艳红;店里的脂肪含量高,会发软,这个偏硬。这80%就是传说中的青藏高原出产的淡水虹鳟鱼啊!与三文鱼(大西洋鲑)不同的是,虹鳟淡水产,寄生虫高,不适宜生吃,而三文鱼是海鱼,才能生吃。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小李求证了懂水产的朋友,朋友含蓄的表示:那什么,市场上三文鱼一般要80元每斤起。虹鳟的市场价格是30元,但是把虹鳟当三文鱼卖,商户的利润就是直接翻倍了。而且,中国市场上,有三分之一的三文鱼,是虹鳟冒充的。虽然最近有个养殖虹鳟的企业作为背景的中国三文鱼xx协会,自己制定了一个三文鱼标准,把虹鳟列入了三文鱼,让三文鱼成为了最近的网红,但网友对这家协会却是骂声一片。在外观上,现在的虹鳟和真正的三文鱼,养殖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
然鹅,这纯粹是商家的利益行为。虹鳟和三文鱼,完全不是一个物种,不是一个物种,不是一个物种。虹鳟,一定要熟吃,否则感染寄生虫的风险比较高,比较高,比较高。
小李看着剩下了几盘鱼,哭笑不得。默默的分装进冰箱,准备煮面条吃。这个就在8月23日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基本写到这里就完了。小李提醒广大中产们,三文鱼,一定要买真的,买真的,中产姿势要装好,生命安全更重要。
后续补记2则:
第1则:小李把 分装剩下的两盒带着饭盒称了一下,号称的克的鱼,只有克,这还是带饭盒的重量。是不是很神奇?
第2则:小李换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