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其实不需要保护,只要人类退后一步。
长江君深深对于这一点深有感触,比如仅是疫情几个月的时间,人类活动大幅减弱,今年各地的江河里野生鱼、水族都比往年繁盛许多。
而在一些“无人区”里,自然生态、江河水族恢复之快,可能更令人目瞪口呆。
近日,长江君得知,在四川汶川的一些人烟绝迹的江河溪流里,一种原本快绝迹的“长江奇鱼”,正在悄然出现,并种群增长迅速....
四川网友称,在此处的一些溪流、河沟里,钓获一种四川从未见过的“凶猛怪鱼”——浑身斑点,尖头*鳃,体型看起来凶猛又优美!
——据长江君所知,四川地区常见的掠食鱼种有鲶鱼、黑鱼、鳜鱼、鱤鱼、翘嘴以及*鱼等,上面这种“凶猛怪鱼”,显然不在此列。
这是什么怪鱼?四川还有这种鱼?
原来,这其实长江中上游的特有奇鱼——虹鳟鱼,以前金沙江、嘉陵江里数量众多,是一种极为凶猛的掠食鱼,能长到几十斤,老四川、重庆人可能都有印象。
不过,在过去的 十年里,它们种群逐渐减少,以及于几乎在嘉陵江、金沙江流域消失了。
如今即使是经常在江河边捕鱼的渔民,估计几年也碰不上这种鱼了,没想到在汶川这些无人知道的溪流、江河里,虹鳟鱼又大量出现了。
这里是汶川的西部地区,交通并不方便,并且因为许多原来住在此处的居民搬迁走,因此并没有做太多的修复工作,地震带来的影响,如今依然在路边清楚看见。
不过,看起来这“一片荒芜”,并非毫无生机,人类离去之后,江河水族们反而“兴盛”起来。
而像虹鳟鱼这种珍奇鱼种的再次出现,更是令人鼓舞。
虹鳟鱼其实很可能是这里的“外来物种”——原本汶川地区是没有虹鳟鱼的。
这些如今在当地江河里迅速增长的的虹鳟鱼,应该是上游的养殖场中逃出的(上游的青藏地区是我国虹鳟鱼的 养殖地)。
其实虹鳟鱼对生态环境要求很高,需要清澈的激流,才适合它们栖息生长,且需要丰富的小型野生鱼种群供它们捕食,才能维持种群规模。
而如今汶川的一些偏远江河溪流里,刚好满足这一条件,难怪这种快要消失的虹鳟鱼,重新有了较为稳定的野生种群了....
虹鳟鱼的再次出现,其实很值得反思,怎么才能跟自然界和谐共处。
“就是这几年多了起来,慢慢很多人听说了,大老远开车过来(钓鱼)...”
网友介绍说,虹鳟鱼性情凶猛,力气极大,且上钩会疯狂“炸水”,给垂钓者的体验 ,因此即使路途遥远,一些钓鱼爱好者仍然驱车前往。
确实,越是珍奇凶猛的野生鱼,越是令钓鱼爱好者*牵梦萦,长江君也能理解。
不过,这些钓鱼爱好者,会不会破坏好不容易重新繁盛起来的虹鳟鱼种群?
应该说,跟电鱼、药鱼等滥捕相比,只要不用“泥鳅钓法”等霸道钓法,垂钓对野生鱼种群的影响非常小。
一些钓鱼爱好者会将钓起来钓鱼再次放生
并且令人欣慰的是,许多远道而来的钓鱼爱好者,大都具备一定的生态保育意识,一般在钓获拍照后选择将虹鳟鱼放生,这种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景象确实很美,就很值得点赞!
四川网友们,你们当地有虹鳟鱼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