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曾经我们听音乐,是为了追上别人的潮流
后来我们听音乐,是为了隔绝别人的喧闹
现在我们听音乐,是为了听到别人的故事
在别人的世界里,流下自己的眼泪
每周六的智博音乐厅
我们在音乐的宇宙里
听见山川,听见大海
听见森林,听见星空
听见世界,听见自己
这周,智博音乐厅播放的曲子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五重奏《鳟鱼》。
弗朗茨·舒伯特(FranzSchubert),出生于维也纳近郊的里赫田塔尔,奥地利作曲家。
年,他进入维也纳宫廷乐团寄宿学校学习。年,《G大调狂想曲》(D.1)问世,这是他 首标有明确日期的作品。年,创作了其 首艺术歌曲《哈加的悲歌》。年11月19日,舒伯特病逝,终年31岁。
舒伯特被称为“歌曲 ”,他既是维也纳古典音乐传统的继承者,又是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音乐遗产,包括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9部交响曲、10余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其他作品。
舒伯特的室内乐中,被认为艺术成就 的是钢琴五重奏,而这首《鳟鱼》五重奏(OP.号),则是他所有的室内乐作品中最 、最受人喜爱的一首。
这部作品旋律优美,充满明朗靓丽的光泽,洋溢着生命的无限活力,令聆听者难以忘怀。由于作品的第四乐章是根据舒伯特创作的歌曲《鳟鱼》的主题而写成的变奏曲,所以这部作品被世人称为《鳟鱼》五重奏。
《鳟鱼》这部为钢琴与大、中、小提琴和低音提琴所做的作品共分五个乐章,以第四乐章最为 。
在原作的歌曲中,作者先以愉快的心情,生动描绘了清澈小溪中快活游动的鳟鱼的可爱形象;而后,鳟鱼被猎人捕获,作者深为不满。作者用分节歌的叙事方式表达了他对鳟鱼的命运无限同情与惋惜的心情,揭示了歌词深刻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要被虚伪与邪恶所害。
视频来源:bilibiliUP主:音乐搬砖员
舒伯特这首A大调五重奏与通常的钢琴五重奏不同,不是那种钢琴加弦乐四重奏的标准形式,而是钢琴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这样四件弦乐器的组合,亦即比标准形式少了第二小提琴,而以低音提琴取代。
年夏天,舒伯特与 的男中音歌唱家福格尔去奥地利北部阿尔卑斯山区的施泰尔小镇演出。停留在施泰尔期间,舒伯特应大提琴手潘加纳的委托,用他的歌曲《鳟鱼》的主题,创作一首室内乐。舒伯特常常徜徉徘徊在阿尔卑斯山区林木葱茏的山野之间,优美的景色,清新的空气,爽朗的夏日时光,为舒伯特带来了满怀的青春欢乐。这些快乐的回忆,化作新颖明丽婉转的乐思,出现在这部无比美好的钢琴五重奏中。
毫无疑问,这 是舒伯特最美妙动听的室内乐佳作,甚至也是钢琴室内乐这个门类的一顶桂冠。整个基调是浪漫而愉快的,情怀坦荡,自由自在,而且始终充满了歌唱性。在钢琴与弦乐器,以及大小各提琴之间的轮番歌唱中,年轻的舒伯特想必是自己也深深陶醉进去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