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八年级音乐下第二单

1、《摇篮曲》

《摇篮曲》是一首德国传统民歌风格的抒情歌曲,作于年。歌曲为D大调,单二部结构,3/4拍,从弱拍上起始,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表达着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亲对孩子慈祥的爱。

2、《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其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包含了两段风格不同的音乐。主部主题的开头是一段带有那不勒斯风格的旋律,给人以雄壮有力、流畅明快的感受。主部主题的第二段音乐开始部分留给人们一种庄重典雅的印象,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宫廷舞蹈的场面。呈示部的副部部分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它带有浓郁的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优美抒情,温柔靓丽,赋予青春气息。副部主题也由两段音乐构成,其第一段旋律精巧活泼。第二段旋律轻盈俏丽,欢快活泼,给人十分开朗的感觉。乐曲的再现部基本保持了呈示部的原有面貌。最后,整个乐章在绚丽灿烂的色彩中结束。

3、《鳟鱼》

《鳟鱼》是舒伯特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降D大调,2/4拍,中庸稍快的速度,由两个乐段组成。歌曲的开始有6小节的

前奏颇为形象的音型犹如小鳟鱼在水中游动,给人以轻快、活泼的感受。同时,这个形象的音型在歌曲中也是重要的伴奏音型,成为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狡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是一首寓意十分深刻的作品。

4、《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

《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是舒伯特应朋友之邀,继歌曲《鳟鱼》问世两年后创作的一部室内乐作品。全曲共分五个乐章。因其中的第四乐章是用歌曲《鳟鱼》的音乐主题写成故又称《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在这部作品中,舒伯特运用了器乐的各种特点和多种变奏手法,将歌曲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描述。)乐曲的主题轻快活泼,由小提琴做主奏乐器,表现了小鳟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形象,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5、《梁山伯与祝英台》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部分组成。作品的内容撷取了民间故事传说中的三个主要情节:“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其情节安排体现了“相爱”和“反抗”两条情感主线。在作品的结构形式上作者有意识地将奏鸣曲式的三部分与民间故事的三个主要情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奠定了乐曲的创作基础。这部作品没有拘泥于故事情节的叙述,而是深刻、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心理的细微变化,是一种诗意的刻画。因此,它实际上可以被认作是一首交响诗,或者说是一首交响诗与协奏曲相互融合的标题交响乐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mp1998.com/afhgx/928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