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春节怎么过刹生鱼苏拉卡鳇鱼宴满

白癜风专业医院资讯网 http://www.zgbdf.net/m/
独家:百家号文史领域春节特辑独家供稿!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很多民族都将春节作为最重大的节日。如满族、蒙古族、藏族、瑶族、朝鲜族……。其中我国的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同样将春节作为最重大节日。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赫哲族的历史,它是东北地区古老民族,其历史可追溯肃慎时期。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称谓,它先后成为挹娄、勿吉、黑水靺鞨等一部分。辽金元代为女真分支,明代为野人女真组成部分。当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和部分野人女真融合成满族问鼎中原建立大清时,另一部分野人女真形成赫哲族分布于东北地区三江流域以及境外俄罗斯地区。一个看不起眼的只有余人的赫哲族,竟然与我国历史上两大朝代金朝和大清帝国有很深的渊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马背上的游牧民族,蒙古族节日以牛羊肉为主要原料做菜肴。半猎半农的满族,主要以猪肉为大菜。赫哲族也就近取材,他们生活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水域地带,自然离不开鱼类。赫哲族春节是怎么过的呢?春节是赫哲族一年中最欢乐隆重的节日,这个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节日传统文化仍然保持着原汁原味。赫哲族刚进入腊月就开始为春节准备了。他们用几个月的时间,来准备丰盛的食物。男人主要干些重体力活,如磨新面,在江上凿冰窟窿打鱼,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冬捕”。赫哲族的冬捕虽然没有查干湖冬捕那样出名,却是他们基本生活的一部分。女人们开始准备李子饼,肉干,鱼毛等食品。要做剪纸,糊灯笼,富裕的人家要杀猪,蒸馒头。除夕是最重要的节日,赫哲族除夕夜有烧包袱供奉祖先及灶神的风俗。所谓的包袱,就是把用金箔折叠而成的元宝,和印着铜钱的*纸放到口袋形的“搭子”中,然后烧掉这些“包袱”,然后撒上饭汤(注意不是美酒)表示对逝去亲人的哀悼。赫哲族的除夕大多数民族一样,彻夜狂欢。午夜饭是最重要的一次家庭聚会,与大多数民族不同的是,他们吃年夜饭有着严格的顺序,先吃小米干饭和肉之后,才能吃大米,白面和炒菜,半夜12点也要吃饺子接神。大年初一,赫哲族要着新装,进行拜年。新装就是新制作的传统民族服装,衣领,袖口、鞋面要绣漂亮的云纹或者花纹。在拜年时,先向自家长辈拜年扣头,然后去亲戚家串门拜年。祭祀,祭祖,拜年,探访亲朋好友之后就进入美食和传统节目时光。与蒙古族牛羊肉和满族猪肉相比,赫哲族特色菜是鱼肉。他们用当地各种特产的冷水鱼类制作菜肴,其中吃生鱼是最大特色,从鱼皮、鱼肉、鱼骨、甚至鱼籽都有生吃的妙法。刹生鱼,也叫“塔拉卡”是最受欢迎传统生鱼菜之一。他们把从江里刚打捞上来的鲤鱼、鳟鱼,经过物理加工后,用米醋浸泡,然后与姜葱、野辣椒和素材拌匀即可食用,非常美味可口。此外还有炒鱼毛,苏拉卡(刨花)等冬季吃生鱼的方法。赫哲族是最会吃鱼的民族,对于鱼的做法,熘、炒、煸、蒸、炖……等烹饪方法无所不能。鳇鱼宴早在大清时期就成为招待满清贵族的御宴,现在鳇鱼宴也非常受欢迎。赫哲族是无鱼不成席,逢鱼必有酒,热情好客的赫哲族一定会让客人尽兴而归。赫哲族在春节期间,除了探亲访友,互相拜年外,还有很多传统节目。他们能歌善舞,广为流传《乌苏里江船歌》就是反映其民族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老人们有听“依玛堪”的习惯,依玛堪就是民间艺人演唱的一种散文,是一种口头说唱文学。年轻人愿意玩叉草球,就是一个人先扔草球,然后大家来叉,谁叉的多,谁获得胜利。被扔出去的草球是滚动着的,只有手疾眼快者才能取胜,当然这种运动是为了叉鱼而演变来的一种活动。此外,滑雪、滑冰等运动近年来也非常受年轻人青睐。赫哲族春节时间非常长,一般持续要二月二才算正式结束。这也与北方严寒气候有关系,在北方有句俗语“一个月过年,两个月唱戏,三个月种地,六个月干闲”。赫哲族虽然不是以农耕为主,除了冬捕之外,其业余时间也是非常充沛,这也为赫哲族手工艺提供了发展空间。赫哲族传统手工艺贯穿于整个春节之中,作为北方唯一掌握鱼皮衣制作技术的渔猎民族。因为鱼皮衣制作工艺非常繁杂,要经过选料、制鱼皮、鱼皮鞣制、缝制、定型、染料等几大工序。一件鱼皮衣制作需要几个月时间,所以在春节期间,鱼皮衣,鱼皮手工艺,与剪纸、桦树皮等传统手工艺一样成为春节重要节目之一。赫哲族春节真是丰富多彩,尤其是对爱吃鱼的人绝对是有口福,刹生鱼、苏拉卡、鳇鱼宴满足你的味蕾。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节目,将与赫哲族文化一起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mp1998.com/afhzz/756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