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9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每年六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其实非遗就在我们身边,它就是辽菜烹饪技艺。辽沈地区很多饭店都是以烹饪辽菜为主,我们每天都在吃非物质文化遗产。辽菜融合满、蒙、朝、汉民族菜的特点和东北地区食材之大全,创造菜品丰富、季节分明、口味浓郁、讲究造型的辽菜特点。
辽宁曾经是满汉全席的发源地,年辽菜传统烹饪技艺成功跻身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全国各知名地方菜系中,唯一获此殊荣的菜系,也是辽菜的各位前辈多年来契而不舍、刻苦钻研的重大成果,更是辽宁人民最大荣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辽宁地理位置优越,省内山水相连,食材遍布江河湖海,盛产辽参、对虾、鲍鱼、扇贝、河蟹、海蟹、鳜鱼、鲤鱼、虹鳟鱼、银鱼、比目鱼、细鳞鱼、甲鱼、山鸡、野兔、猴头蘑、蕨菜、大叶芹、山楂、板栗等这些独特的烹饪原料,让辽菜显示独有的特色。
海鲜河鲜都是辽宁来源广泛的食材。
辽菜以炖、烧、扒、熘见长,用围、配、镶、酿表现出特色。口味以咸鲜为主,甜为配,酸为辅,口味偏浓。讲究明油亮芡,海鲜菜品讲究原汁原味,清鲜脆嫩。很多人以为辽宁都乱炖菜,其实炖菜以分清炖、浑炖、隔水炖。辽宁扒菜最为出名,扒以度大翻勺为长,原菜形不变乱,两面受热均匀,入盘色形美观,是辽菜独特技法。
醇厚香浓是辽菜风味的主要特征,也是辽菜特色的核心。鲜咸味、香辣味、五香味、甜咸味、甜酸味、茄汁味、酸辣味、甜香味,这些味道都是辽菜的潜在内涵。
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民间掐褶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
清朝宫廷菜、王(官)府菜、市井菜、民俗菜、民族菜和海鲜构成辽菜的基本框架。辽菜受满族食风影响较为深远,宫廷菜的精湛、王府菜的名贵、市井菜的江湖味,民间的乡土情。沈阳鹿鸣春、洞庭春、明春湖、勺园饭店、锦州五芳斋饭店、营口小楼饭店、辽阳福来园等为代表构成辽菜最初的流派框架和市场体系。
宫廷菜取料珍稀,不仅口味独特,工艺讲究,且菜名典雅富有诗情画意,文化内涵丰富,是辽菜的精华。代表菜有:掌上明珠、凤还巢、麒麟送子,蟠桃猴首,清汤鹿尾,红娘自配、宫门献鱼。
王府菜是辽宁高档菜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菜有:高级名贵的王府鸭,王府八宝酱,王府砂锅,王府鹿尾。
海蜇炖肉
市井菜是辽菜的主体,高中低档结合,上至葱爆海参,下至熘三样,还有大家喜好的红烧肉及酸菜白肉血肠,主要代表菜是沈阳四绝菜(熘肝尖、熘腰花、摊*菜、煎丸子)等。
摊*菜
农家蒸焖子
民间菜原料较为简单,多以炒炖为主,如小鸡炖蘑菇,炒肉渍菜粉,小葱拌豆腐等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美食。
辽菜创始人王甫亭(年-年),鲁菜大师、辽菜创始人,全国劳动模范。年进入沈阳鹿明春饭店从艺,师承鲁菜名家。年出师,23岁时为鹿明春掌门厨师。年任沈阳厨师进修班首席讲师。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中国烹饪大师、辽菜泰斗为刘国栋先生(~)籍贯辽宁省沈阳市,号称中国饮食文化国宝级大师,商务部曾经授予中华名厨称号;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堪称一代中国餐饮文化大师。
刘国栋大师对于辽菜的贡献是重大的,或者说没有他的贡献,辽菜也不可能申遗成功。年末“辽菜传统烹饪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时候,刘国栋大师说,辽菜雅俗共赏,让老百姓也能吃到宫廷菜,只有辽菜能做到。
幸好辽菜传承还有多位大师在努力,刘敬贤、刘文杰、李春祥、王和平、张奔腾、李景俊、吕建亭、吕家楷、王玉璈、王玉宝、谢德辉等烹饪大师。
位于棋盘山附近的华夏饮食文化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美食博物馆,里面有详细的辽菜发展历程介绍,免费参观,内有四座展馆,地址在沈阳市棋盘山观音阁(望滨方向)。
以牛肉猪皮和蹄筋为主料制作的辽菜“赛熊掌”是不是活色生香,很多人一提起辽菜,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油腻、高盐、粗糙,比如东北乱炖、杀猪菜、熘肉段等大众辽菜菜。
即便是地道的沈阳人,通常也只知道酸菜白肉血肠、熘肉段等辽菜家常菜,至于游龙戏凤、芙蓉鸡片、赛熊掌都没有听过,以为是粤菜或者淮扬菜,实际这些精美菜色是地道的辽菜。
发扬精细烹饪才是我们辽菜的精髓。辽菜中也有很多清淡菜品适合现代人的口味,比如扒白菜。但是现在的厨师技术不行不会做,嫌麻烦不爱做,辽沈美食小编希望辽菜能回归自己的精致,激发起众生的味蕾,感受到家乡的美味!
图文原创,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