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是不少食客们的心头所好,经济价值也比较高。但最近,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牵头出台的《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因为在这个团体标准中,一反大家的传统认识,把虹鳟鱼归到了三文鱼里。
(图片来自网络)
虹鳟鱼是一种淡水鱼,在经济价值上和我们通常认识的三文鱼有一定的差距,但大家最担心的恐怕还是它的食品安全问题,毕竟很多人都会选择生吃三文鱼。
(图片来自网络)
而淡水养殖的虹鳟鱼达得到生吃的安全标准吗?
今后我们在餐桌上,怎么分辨吃得是哪种鱼呢?
记者走访了夏商国际水产品批发市场↓↓
其实在这份团体标准中也提到,要求预包装产品的标签要明确标注原料鱼产地以及种名,让消费者清楚原料鱼到底来自哪里。
如果这项标准能执行,即使大家对虹鳟还不放心,但至少可以拥有选择权。可是,当处理过的三文鱼被摆上货架,餐桌,作为消费者,真的能弄清楚,自己吃的是哪一种鱼吗?↓↓
虹鳟到底算不算三文鱼的一种,社会各界在争议的同时,也有媒体敏锐地发现,这份《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的推出,有不少程序是不合规的:
比如团体标准实际公示时间只有3天,远低于规定的15天;
再比如起草单位根本不涉及科研院所,也不符合要求。
(图片来自网络)
但无论标准怎么制定,对于消费者来说,对购买的商品都应该享有基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至少在“三文鱼”市场上,要想买得明白,吃得放心,还需要努力。
每晚9:00,厦视二套
《特区新闻广场》与您准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