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律还是谋利协会与企业联手,虹鳟成l

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年8月10日,《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发布,虹鳟鱼被定义为三文鱼。东方IC图

“真假三文鱼”之战迎来第二季——行业协会携手水产企业制定团体标准,将虹鳟鱼归入三文鱼。是行业寻求自律与规范,还是既得利益者谋求行业规则加持?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 回应称:中国生产的虹鳟鱼产量在4万吨左右,如按此次团体标准来讲,达到合格??生食虹鳟鱼的量不到三分之一。

南方周末记者崔慧莹

南方周末实习生江文

责任编辑何海宁

“团体标准发布前我就说,只要发布肯定舆论要炒,大家做好各方面的监测。”年8月14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向南方周末记者感慨。

此刻,他和所在的协会正处在舆论的火山口上。

4天前,在青海举办的中国国际三文鱼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成立了三文鱼分会,并正式公布了《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

在5月份沸沸扬扬的“真假三文鱼”全民争论之后,这份新鲜出炉的团体标准,明确将虹鳟鱼归入三文鱼。

硝烟骤然再起。一些业界人士觉得不可思议反对,斥其是“指鹿为马”。而崔和则强调这是在“倒逼企业严控生产环节”。

“按照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中国生产的虹鳟鱼产量在4万吨左右,按这次的标准,达到合格??生食虹鳟鱼的量不到三分之一,也就是1万多吨。”崔和说。

-01-

再正名,再争论

3个月前的争论肇起于一则新闻,称占国内市场1/3的三文鱼来自青海龙羊峡。随后网友质疑,称龙羊峡出产的并非根正苗红的三文鱼,而是虹鳟鱼,科普人士指出生吃淡水虹鳟有感染寄生虫病风险。中国渔业协会、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紧急发声。

3个月后团体标准可谓是虹鳟“正名之战”第二季。

“该标准是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管理局科技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完成的。”崔和说。

在这份6页的团体标准中,规定了生食三文鱼的检验方法、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对“三文鱼(salmon)”的解释:鲑科鱼类的统称,包括大西洋鲑、虹鳟、银鲑、王鲑、红鲑、秋鲑、粉鲑等。

在不少专家看来,三文鱼(Salmon)和鳟鱼(Trout)分别是指不同的鱼类,三文鱼一般指大西洋鲑鱼和太平洋鲑鱼。在此前争论中,不少质疑声指向国内虹鳟鱼养殖企业是在强行“傍大款”。

《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要求,预包装要标注原料鱼产地以及种名,要求在“三文鱼”的商品名之后加注中文正名,如三文鱼(大西洋鲑)、三文鱼(虹鳟)。

标准出台后,认证为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卓诚的微博博主称,高品质三倍体虹鳟熟食不亚于大西洋鲑且价廉物美。但利益跟差价客观存在,销售商是否会遵照标准明确标识,还有待观察。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此举将进一步造成消费者的误解,“有更多人担心自己吃到假三文鱼”。

多位专家均表示,这份团体标准只是一个协会联合几家相关企业发布的小团体内部标准,尚未到行业标准,跟国家标准更毫无关系,没有任何法律效应。

“什么样的标准才是权威的标准?就是所有企业都用。我们协会制定的一些标准,在推荐性标准里的采标率达到%。”崔和回应道。

编制说明中提到,编制征求行业意见时,收到22家单位共59项回复意见,采纳27项意见,未采纳25项。除了协会,标准起草单位均为企业,编制说明中也未提到参与的第三方研究机构。“咨询过的专家太多了,*海水产研究所、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大学的教授等等。对虹鳟鱼三文鱼的名称、寄生虫的检验标准都提了很多建议。”

不过,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团体标准制定管理办法》,团体标准应对外公示时间为15天。但从协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mp1998.com/afhzz/279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