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秀读书—原创
图:网络,侵删
迷惘又可以理解为迷失,指人们对未来即充满了美好向往,又被现实迷惑,理不清头绪,心智迷失。迷惘的一代出自美国文学流派,主要指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一类作家的统称,他们的价值观已经不符合世界大战之后的社会,可是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和出路,他们对美国社会不满,对现实的残酷不满,用叛逆的思想和行为来对抗社会。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美国作家、记者,20世界最 的小说家之一,作品《老人与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太阳照常升起》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部 英文小说中。海明威被称为迷惘一代代表人物,他自身参加过 次世界大战,并且获得银质勇敢勋章。
海明威的一生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建树,在其他钓鱼、狩猎、拳击等方面都很出众,被称为文坛硬汉。他的四段婚姻也为后人所热议,就是这样一个人物,最终死于 。海明威的一生精彩又不可思议,这一切均和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有关。
《太阳照常升起》这部作品,是海明威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 次世界大战之后,生活在法国巴黎一群在心理或生理上受到战争创伤的年轻男女,他们放浪形骸,醉生梦死的生活,对现实、未来或迷失或清醒却又无路可走的悲伤心境。
这部作品中,海明威运用了冰山原则的写作手法:只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则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作品中,海明威的用词简约,句式简短,很多对话也是直抒胸臆,文中描述的故事非常自然,随意,就像身边的朋友谈话娓娓道来,朴素简单。
作品的情节铺设也比较简单,容易理解,读者顺着文中主人公杰克.巴恩斯的故事和所到之处,感受他的感受,从低沉,失落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再到西班牙斗牛时的激情勇气。文中透过巴恩斯认识了一系列的人物:艳丽又叛逆的尤物—勃莱特、不切实际有点让人生厌的犹太青年—罗伯特.科恩、敢想敢拼的真正英雄斗牛士—佩德罗·罗梅罗。还有其他出现在巴恩斯身边的一众朋友。文中很多的场景就是酒吧,这也符合海明威对于迷惘一代,用酒精麻痹自己,迷失自己的表现。
爱情让人幸福,战争导致的爱而不能,悲凉又痛苦,人生何以如此被折磨?
文中开始的篇章并没有直序主人公杰克.巴恩斯的个人生活,而是从他的朋友罗伯特.科恩的大学时期和后来的两次婚姻说起。科恩曾经是普林斯顿大学中量级拳击 ,但是这样一位有力量的拳击手,但在毕业之时,就连巴恩斯都不曾见记得科恩在搏击台上的辉煌经历。
这里,无意中其实透露出科恩作为家境富裕的,性格敦厚、腼腆的美籍犹太人,并不喜欢暴力的拳击运动,为了不让周围对他是犹太人歧视的目光,他努力用拳击赛场上的风采增加自信和尊严,而这一切最终因为一次教练不合理的安排,而让科恩变成一个扁平鼻子的拳击手。
种族歧视一直都存在,犹太民族即是大屠杀的受害者,又因为其聪慧和经商的头脑十分受到美国的欢迎,犹太人在商业和金融业方面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很快地聚集大量的财富,这也成为很多欧洲国家,部分美国人的眼中钉。在很多的欧洲统治者中,一方面迫害犹太人,另一方面又把犹太人作为敲竹杠的榨取对象。
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周围环境,让一次拳击意外的科恩鼻型受损,严厉地打击他的自信心和对生活的希望。 次的婚姻失败,科恩自己也有很大的原因,而此刻他变得心灰意冷,言行举止也变得令人生厌,在这样的前提下,他又结识了另一个强势,年龄比他大的女子弗朗西丝。科恩情绪不定,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是一种随波逐流的态度,注定了第二次感情也会是有始无终。
海明威在开篇没有直接介绍巴恩斯,而是用朋友用清晰又简单的话语交代了罗伯特.科恩的人生经历,其实也从侧面能够让读者明白主人公巴恩斯的经历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在后续的章节中,直白地表明了恋人勃莱特和巴恩斯的互相爱慕,却因为巴恩斯隐讳无法开口的生理残疾而不能与勃莱特有实质性的关系。
巴恩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勃莱特成为别人的妻子、未婚妻,却又无法割舍对她的爱情,这种矛盾、心酸的情绪,夹杂各种嫉妒、懊恼、孤独、无奈、苦闷,无人能帮到他,这是对巴恩斯人生残酷的煎熬。
喝一杯成了巴恩斯和他的朋友们经常的口头禅,无论是在外面的酒馆还是在家里,喝一杯都是一种生活常态,下了班去喝一杯,不开心时喝一杯,开心时也喝一杯。在文中出现次数很多的就是酒这个字。
海明威这样的描写,毫不避讳这一代文化人,他们因为自身的生理或者心理原因,对工作、人生、婚姻爱情的种种希望和幻灭,即渴望又无望的矛盾、迷茫心理。通过醉生梦死的状态,过一天算一天。这是巴恩斯也是他周围一圈朋友,和那个环境下时代文人的现状。
拥抱大自然,徜徉在天地之间,忘掉醉生梦死的生活,起伏的人生,也是一种慰藉
勃莱特即将成为了别人的妻子,而他的未婚夫迈克尔也不过是个大腹便便欠债很多的伪富豪,两人都是处在先离婚再结婚的状态,迈克尔面对未婚妻和巴恩斯的亲密关系,似乎一点不吃醋,不意外。这也让读者由衷地感叹,这个世界人们都怎么了?这样的一种情感状态如何让人觉得正常?可这就是海明威笔下发生在一战之后美国作家的现实精神状态。大家都是一种浑浑噩噩,时而清醒,时而又混沌的人生观。
这样的状态让人沉沦,此后的一次西班牙钓鱼计划,为窒息的生活来了一次转折。钓鱼作为海明威最热爱的兴趣之一,在《太阳照常升起》作品中,也用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巴恩斯在西班牙钓鱼时的愉悦心情和所感所想,这些光明给巴恩斯灰暗的人生带了一抹光亮和希望。
勃莱特走了,我不再被科恩的烦恼所打扰,我不用去打网球,感到很惬意。因为我有很多工作要干。我常去赛马场,和朋友一起吃饭。六月末我要和比尔.戈顿到西班牙去,因此我经常在写字间加班,好提前赶出一些东西,到时候移交给秘书。
这是巴恩斯的自我表述,勃莱特带给他的得不到的爱情,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巴恩斯,科恩迂腐又陈旧的思想,以及和第二任未婚妻弗朗西斯的婚事中断,带给巴恩斯很多的烦恼,因为他们的离去,暂时烦恼远离,自己得以喘息,工作、赛马、计划钓鱼,一切又变得有条理和有计划。生活变得更有希望和盼头了。
在和朋友比尔的交谈中,我们注意比尔说的黑人拳击比赛中的不公待遇,这里当然又涉及到海明威笔下的种族歧视,似乎在美国和欧洲国家,黑人永远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公平,年前这样,年后的今天依然这样。
正如最近美国黑人被白人警察跪在脖子上窒息死亡的案例,引起美国全国上下的骚乱,就算这样,依然在很多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眼中,不会得到教训和改变。在这个地球上,所谓的人人平等以前没有,以后也许也难有。 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自强不息。这不仅是个人之本,更是民族之本。是一个国家振兴的基石。
此后,巴恩斯和比尔离开巴黎,去到西班牙钓鱼、看拳击赛、斗牛比赛。巴恩斯的业余生活似乎非常丰富,约上朋友经常喝酒、到处游乐,其实这正是海明威所要表示的战后作家们的迷惘生活,一切看似光鲜亮丽,实则醉生梦死,无所事事。
人生不过是在各种消遣、乱七八糟的情感之争和各种玩乐中度过。这并不是巴恩斯内心想过的人生,可他和周围朋友的现实环境造成的心境又是如此的颓靡。
海明威在描写巴恩斯和朋友们的生活时,没有将其作为主人公重点描述,似乎人物走到哪就写到哪,遇到哪些人,就说哪些事。在许多人物的对话方面也显得非常的简单。这样的写作手法,从起内容方面并没有让人感到不解或者简单,而是能够让读者深刻地领悟人物的真实心理和环境的压抑,这就是冰山创作手法。
下面是大草原和几条清澈的溪流,我们越过一条小溪,穿过一个幽暗的小村庄,又开始爬山。我们爬啊,爬啊,又翻过一个山脊隘口,然后顺着山势拐弯,公路向右方下降,我们看见南方展现出另一道山脉的全貌,全部呈褐色,象是被烤焦了一般,沟壑千姿百态,蔚为奇观。
节选的一段文中内容,海明威用了相对前面对话长得多的文字叙述巴恩斯的西班牙之行,透过巴恩斯的所到之处景色,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瑰丽和气魄,置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自由呼吸和空旷心境,沉澈、祥和,这是开篇到目前为止,一扫那种萎靡不振的状态, 次感受新鲜的空气注入巴恩斯的人生。
比尔坐下来,打开猎物袋,拿出一条大鳟鱼放在草地上。他又拿出三条,一条比一条大一点儿,他把鱼并排放在树萌下。他满脸是汗,但是很得意。
和比尔的钓鱼经历无疑是巴恩斯最快乐的时光,短暂的几天,却又无比的惬意,钓鱼能让人忘却所有的烦恼。人生大多数时候很迷茫,无所作为,但也不全是行尸走肉的生活。这是作者海明威自身的写照,也是对生活表示热爱和希望的另一层表达。
年轻又勇敢的人,你给了迷惘一代的希望,我们会再次找到奋斗向上的人生信仰。
在西班牙的逗留的过程中,巴恩斯观看了一年一度的斗牛比赛,这场激烈、惊险的比赛,吸引万人瞩目,勃莱特的移情别恋对比她年轻十几岁的斗牛手佩德罗·罗梅罗的相互爱恋,和罗伯特,科恩的露水情缘。对于爱情、女人、友情、人生,海明威在文中的一段话是这样描述巴恩斯的心理活动:
有一次我把这事好好思量了一番,于是整整六个月,我关了电灯就睡不着觉。这又是一个精彩的一闪念。反正凡是女人都见*去。你,勃莱特.阿施利也见*去。迈克喝得一过量就惹人讨厌。我喜欢看他 科恩。但是我又希望他不要那样做,因为事后会使我厌恶自己。这就是道德:事后会引起你厌恶自己。
在文中的亮点和希望部分是对年轻斗牛士佩德罗·罗梅罗斗志昂扬,不怕输,不气馁,朝气蓬勃,他虽然年轻,却自然不做作,并且斗牛技艺超群。他和科恩为了勃莱特比赛拳击,虽然输给了科恩,但是他在精神上始终战胜科恩。这其实也是海明威树立的打不垮硬汉形象,也是给这部作品正面的一次结局回应。
《太阳照常升起》这部作品,在表现战争对世人心理、生理上的迫害,空虚的精神和灵*,同时也寄希望于下一代,这部作品是海明威表达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并且引起了包括写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一众作家。这部小说也是作者海明威对自身的情感、思想、未来的展望,是对自我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