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阅读时间 分钟
提到秦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兵马俑?秦腔?
你听说过秦文化主题餐厅吗?
近日
CCTV-4《美食中国》栏目
播出的《品味西安》系列片
第5集——“味越时空”
就走进了西安临潼大秦小宴文化主题餐厅
带领大家一同
品味穿越千年的“秦宴”
《美食中国》是以打造“以人文视角聚焦中华美食”的纪录片栏目,传播中华饮食文化,擦亮中国美食名片。
节目以系列化、主题化方式制作播出。每个系列围绕一个地域选取最富地方特色,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美食策划制作五期节目,每期节目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解读一种美食文化现象,重在体现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的独特性、时令性、创造性。
一味一城
城市的味道,某种意义上
正是食物的味道
西安
一座被历史浸染的城市
在这里
想要了解过去的历史
食物就是一部“舌尖上的史书”
相比于盛世大唐的*牵梦绕
西安人则更以大秦为自豪
因为秦是关中这片热土上
孕育出来的强大帝国
传承了大秦文化的
大秦小宴文化主题餐厅
呈现了关于大秦
无尽的传说与梦幻的延续
CCTV-4《美食中国——品味西安》
以人文视角开启了“秦宴”的
食之韵、食之礼、食之情、食之味
1
食之韵
“大秦小宴”一名源于一个故事
传说
在秦朝平定六国期间
王翦父子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王为了奖励他们
特在宫中设宴款待父子二人
而父子二人为感激秦王的款待
便将这顿盛宴取名“大秦小宴”
一直流传后世
走进大秦小宴餐厅
一股浓浓的秦朝风扑面而来
以黑、白为基础色调
大量使用斗拱、青砖等装饰物
将秦朝古朴凝重的建筑艺术
与“崇黑”特点淋漓尽致地呈现
2
食之礼
大秦小宴
十分讲究饮食文化的礼节
开宴,灯亮
身着古装的仕女
敲响编钟
一曲从历史时光隧道里
飘出来的交响乐
迎接着前来品尝的食客
曲罢
赞礼官上前为食客
演绎秦国的赞礼仪式
仿御膳坊的分餐制
按位上菜
凉菜、汤品、热菜、蒸菜、主食.....
十二道餐品的搭配
再现“秦宴”的庄重之礼
品尝完佳肴
关于秦文化与融合古今特色的美食
的印记早已深留心间
3
食之味
大秦小宴
由“相”“和”“秦”“御”四篇组成
四场不同的宴席
代表着不同的故事和背景
也传承着不同的文化
此次《美食中国》栏目组
在9分钟的时间里
集中展示了
大秦小宴“和字篇”中的三道美食
葫芦鸡、瓦块鱼、脆皮猪手
葫芦鸡
西安传统的美味佳肴
以皮酥肉嫩、香味醇正而著称
被誉为“长安 味”
始于唐玄宗礼部尚书韦陟的家厨,因为是把鸡捆起来烹制,故又名“囫囵鸡”。此菜上桌时要求鸡形完整,而筷触时又必须骨肉分离,方才恰到好处。后来叫葫芦鸡。
大秦小宴所出品的葫芦鸡完全遵循于传统,将上好的十八天小柴鸡经腌、蒸、煮、炸四道工序烹饪而成,口感外酥里嫩,食用后唇齿留香,是鸡肴中难得之珍品。
瓦块鱼
相传,秦国大将蒙恬带兵伐齐,行*至海边,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当地百姓得知秦兵皆来自关中,便送来大鱼酬*;*士大喜,将鱼洗净切块后放于瓦片之上烹食,美味可口。后来这一做法流传下来,被称为瓦块鱼。
大秦小宴精选来自于秦岭山泉中的鳟鱼,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富含多种营养元素。
脆皮猪手
卤好的猪手去骨
压成规整的四方块
醇香酥嫩
烤过的表皮香脆无比
里面的肉却是如此鲜嫩
大秦小宴选用肥美的上好猪蹄,以 秘方煲制,再经煎炸而成;色泽红润饱满,肉香醇厚,皮脆而不干,肉稔而不烂,肥美而不腻,不但美味可口,而且富含胶原蛋白,能增强皮肤活性,使面部皮肤更显丰满光泽。
4
食之情
大秦小宴的厨师长陈佑法
是福建人
因为陕菜,来到了西安
承包了西安人的胃
作为厨师长的陈佑法
深谙食客的心理
他的身上
有一种不同于传统陕菜大厨的魅力
他的“秦宴”
不仅惊艳了舌尖上的味蕾
也安放了西安人对大秦帝国的情怀
从陈佑法的眼神与举止中
可以看出他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和对陕菜的执着
他说:“我就想把陕菜用国际烹饪的手法
呈现给大家
让食客仿佛穿越回两千年前的大秦帝国
在美食中领略秦风古韵。”
一道小宴,一瞬千年
流传千年的味道令人回味
齿颊留香
在大秦小宴文化餐厅
来自秦的文化体验逐渐明晰
并瞬间让人满足
在城市里找一“味”
用吃喝的方式理解
一个城巿、一种文化、一间餐厅
来大秦小宴文化主题餐厅
品味穿越千年的美食吧!
点击标题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来源:曲江临潼旅游集团
原标题:《央视也来报道!这家主题餐厅带你解锁“舌尖上的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