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出标准后滞销真相背后引民愤

新媒体短视频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1008/115954.html

近日,继5月份闹得沸沸扬扬的“真假三文鱼”事件之后,其真假问题再生风波。而据多家媒体报道可以看出,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在内的多家成员企业遭受了广大消费者的联合抵制,其经营惨淡。而他们“自导自演的作品”—《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真可谓是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国产虹鳟到底是不是真的三文鱼?

众所周知,真正的三文鱼因其生吃味道极其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广受国内外吃货的垂涎。而三文鱼并不是一种鱼而是部分鲑科鱼类的俗称。国内普遍把大西洋鲑鱼认为是三文鱼。

而“三文鱼”这几个汉字真正和“大西洋鲑”联系到一起,是在20世纪初。当时,从欧洲出口我国只能走海运,于是港台等地就成为了大西洋鲑 登陆的地方。Salmon这个外来词就在粤语腔下被音译为了“三文鱼”。

三文鱼

在不同国家的消费市场三文鱼涵盖不同的种类。挪威三文鱼主要是大西洋鲑鱼。芬兰三文鱼主要是养殖的大规格红肉虹鳟,美国三文鱼主要是阿拉斯加鲑鱼。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是明文规定“虹鳟”的学名是OncorhynchusMykiss,通用名为RainbowTrout。

在市场交易中,食品包装上不得标注“三文鱼”(Salmon)。

三文鱼与虹鳟鱼对比图

反观国内有些商家将淡水养殖,成本较低的虹鳟称为“三文鱼”来代替大西洋鲑。而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确实让人不齿。

国产虹鳟能不能生吃?到底有没有寄生虫隐患?

相比国产虹鳟到底是不是三文鱼,大众其实更关心其生吃到底安不安全。截至目前,网上对于这个疑问,很多媒体都有过大量的报道。而目前最被大家所认可的说法,就是上海海洋大学教授陈舜胜所说的:生吃虹鳟的风险“比海水三文鱼大得多”,因为海水的渗透压高,海水鱼的寄生虫到人类体内往往环境不合适,不会长成成虫,而淡水鱼的寄生虫与人体的生长环境接近。

对于团体标准中提及的冷冻消灭海水三文鱼体内寄生虫的方法,陈舜胜说,用海水消灭寄生虫的方式处理淡水养殖鱼,也没有严密的实验。

国内很多商家张冠李戴就算了,却误导消费者去生吃,商家的“良苦用心”直接“造就”中国成为 个淡水虹鳟生吃的国家吧。

本是一手好牌却打的稀烂

事实上,虹鳟鱼养殖是青海省力推的扶贫创收方向之一。青海省得天独厚的水域资源和寒凉的气温,适合冷水鱼生长。而作为对于本就资源匮乏的青海来说,虹鳟养殖目前已经作为青海省龙羊峡镇的支柱产业之一,也带动周边老百姓的年收入。

年底的《西宁晚报》报道,青海的虹鳟鱼“占领了全国75%的份额,每10条虹鳟鱼中,就有7条来自青海。今年全省虹鳟鱼产量达到了1万多吨,在全国达到了 。国外订单量猛增,主要出口至俄罗斯、丹麦等地,在国内远销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

虹鳟鱼

可见虹鳟养殖是有着不错的市场前景,而那些商家为了一己私利却混淆视听,将虹鳟鱼硬生生与三文鱼扯上关系,欺骗消费者,令虹鳟鱼徒增污名, 受伤的只是那些广大无辜的养殖农户。

实际上虹鳟鱼也是极具有营养价值的鱼类,在挪威和日本,虹鳟鱼的平均售价甚至略高于三文鱼。而部分企业却仍执迷不悟,坚持认为《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没有歧义。目前看来市场的反应就是对他们的惩罚。

虹鳟鱼肉

对于此次的“真假三文鱼”事件之所以再掀波澜,其实其本质在于大众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随着近几年频繁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将大众的信任度压榨到了 。如果还不正视市场,坦诚面对消费者,到头来只会自食恶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mp1998.com/afhzp/414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