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刺身、三文鱼寿司、三文鱼沙拉、烤三文鱼头、三文鱼炒饭、三文鱼饼、三文鱼芝士焗饭……
由于低脂肪、高蛋白的特性,近年来三文鱼在吃货群体中广受欢迎,不仅自助餐、日料店会大量供应,许多追求健康饮食的家庭,也会选择三文鱼为大人孩子补充营养。
▲“我仿佛听到有人想吃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来自青海省共和县龙羊峡水库的三文鱼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过去几天里,成为网友们争论的焦点。
5月22日,央视财经报道称,我国青藏高原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养殖三文鱼,目前已经占据了国内三文鱼三分之一的市场。
而这几天某媒体发的一条微博
让小C对三文鱼的认知
有点坍塌……
然而,对许多人来说,说起三文鱼首先想到还是来自挪威、日本、新西兰、加拿大等地的“正宗”三文鱼。央视财经的报道传出后,一些大V和网友围绕三文鱼的“身份问题”展开了讨论,认为龙羊峡养殖场中的是“虹鳟”,并非“三文鱼”。
继而有人指出“淡水虹鳟体内含寄生虫,生吃存在风险”。随即,部分自媒体号称要“辟谣”,用“假三文鱼”、“生吃要出人命”等字眼讽刺原报道“指鹿为马”,有的甚至还直呼“奸商文字游戏”、“谋财害命”等。
一时间,吃货们剑拔弩张,硝烟四起。
我们所认知的三文鱼
基本都是大西洋鲑鱼,深海水鱼
原来
都是假的!
由于淡水养殖的鱼虾含有丰富的寄生虫
像肺吸虫、肝吸虫、阔节裂头绦虫等
所以生吃淡水鱼
很有可能感染人体,有的能致命!
一般来说,只有海水鱼才可以生吃
怎么青藏高原出产的淡水鱼也生吃了?!
那么,这鱼究竟是不是三文鱼?
能不能生吃?
让普通人对着一盘鱼肉辨识真假
是不是有点超纲?
▲“你可识得我的出身?”
问题一:到底什么是三文鱼?
三文鱼在英文中叫salmon,这个名字源于拉丁文,有“跃升”的意思,取名的灵感来自该鱼洄游产卵时跃过浪花的动作。
几百年前,渔民在大西洋沿岸发现了“salmon”,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大西洋鲑。后来,人们在太平洋沿岸也陆续发现了一些习性、外形相似的鱼类,索性就把它们统称为“salmon”,也就是太平洋鲑。
换句话说,在生物学概念上,“三文鱼”并不是某一个品种鱼的名称,而是一个在流通中逐渐约定俗成的商品名称,主要有“大西洋鲑”和“太平洋鲑”。
中国最早接触三文鱼的吃货来自广东一带,所以,如果你请一位广东朋友用粤语念一下“三文”,就会明白这是salmon的音译。
另一方面,三文鱼从属的“鲑科鱼”,学名是Oncorhynchus。鲑科鱼又分为鲑科鲑属与鲑科鳟属,准确地说三文鱼属于鲑鳟鱼。而鲑鳟鱼又分为“海鳟”和“虹鳟”,虹鳟鱼英文名为rainbowntrout,多数种群终身生活在低温淡水环境中,是淡水鱼。它的鱼肉颜色与三文鱼相仿。
▲有微博用户贴出青海一水产公司的备案证明,可见备案品种中三文鱼后括号内明确标有虹鳟字样。(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开水族馆的生物男)而在这里,大家的分歧点就出现了。
一部分人认为,在中国市场,通常所说的三文鱼是鲑鳟鱼类的商品名称统称,并非一种鱼的科学名称。在他们看来,“三文鱼”这个词包含了大西洋鲑、太平洋鲑、虹鳟等多个种类。正如目前国人餐桌上吃的金枪鱼,包括*鳍金枪鱼、蓝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鲣鱼等都叫金枪鱼。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严格地说三文鱼是海鳟鱼,无论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三文鱼都是“海产品”——不能因为虹鳟鱼和海鳟鱼同属鲑鳟鱼,就倒过来说虹鳟鱼是“淡水三文鱼”。
每经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