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准妈妈还是新妈妈,都会隔三差五买点鱼来吃,给自己和孩子补充营养,特别是补充DHA。
DHA俗称“脑黄金”,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对孩子的智力和视力的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鱼肉虽好,但也有好坏之分,一旦挑选错误,孩子吃了不仅没营养,还影响健康发育。
适合宝宝吃的鱼,应该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①DHA丰富
在不同品种的鱼中,DHA含量差异大。因此,DHA含量丰富是一款鱼必备的要素。通常来讲,富含脂肪的鱼,DHA含量也更丰富。浅水鱼DHA含量低,含量高的多是深海鱼,如金枪鱼、三文鱼、鳟鱼、鳕鱼、刀鱼等。
国内常吃的几种鱼DHA的含量如下:
鲫鱼(养殖):mg/g
黑鱼(养殖):mg/g
小带鱼:30mg/g
秋刀鱼:mg/g
②汞含量低
水体受工业化的影响污染严重,会导致鱼体内多少会富集一些重金属,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就是汞。汞含量较高(尤其是甲基汞)会影响胎儿和婴幼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因此,妈妈在选购鱼的时候,要留心汞含量。
小提示:生长周期越长,体型越大,食物链越高,鱼富集的汞就越多。
③无刺或好摘刺
对宝宝而言,鱼刺处理不好就可能会有伤害,所以没有小刺很重要。
一般而言,鲤科的鱼类小刺儿较多,比如草鱼、鲤鱼、鲫鱼等,在选购的时候,要尽量规避。
要补充DHA,鱼买回来,如果制作方法不对的话,再高DHA的鱼也是浪费!
常做清蒸、水煮鱼,补充更多的DHA
除却煎炸烤外,最能保存鱼中营养成分的做法,莫过于清蒸、水煮、鱼汤。
当更多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其他营养素被保存下来,孩子进补的营养多了,尤其DHA,脑袋瓜子自然也就聪明了。
会挑、会做鱼后,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顿顿给孩子吃鱼啦?
鱼肉营养多,年龄、频率要有度
由于几乎所有鱼类都含有汞,对于大人、小孩来说,吃鱼也要注意量的多与少。
美国FDA推荐,7月龄以上孩子每周应摄入g低汞鱼,成人每周吃大约-g低汞鱼。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议每周吃2-3次鱼。
孩子的发育,特别是大脑发育,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补充DHA固然重要,但也要选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