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客清话三百多年前的钓鱼手册经久不衰

小时候背过一首古诗,其中两句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大诗人柳宗元为我们描绘的孤独垂钓的画面,一把鱼竿钓起了千古的寂寞。

十七世纪中晚期,在大英帝国也有这样一位垂钓老者,他隐居郊外,终日以钓鱼为乐,他的鱼竿可以说钓起了远离尘世的乐趣。

更可贵的是,这位垂钓者还把自己的钓鱼经验写成书,让后世的钓鱼爱好者沉醉其中。这本风行了三百多年的“垂钓圣经”就是《钓客清话》,作者艾萨克·沃尔顿。

提起艾萨克·沃尔顿,中国读者不是很熟悉,这位生于年的英国作家,离我们生活的年代太久远,而且他的作品数量不多,流传最广的就是这本《钓客清话》。

《钓客清话》发表于年,当时艾萨克·沃尔顿正好60岁。在这本书中,艾萨克·沃尔顿以对话的形式,通过“猎人”、“放鹰人”、“钓鱼人”之间的辩论,展示了打猎、放鹰、钓鱼这三种职业或许说兴趣爱好的区别。

后来“猎人”被“钓鱼人”的本事吸引,成为“钓鱼人”的门徒。“钓鱼人”向他介绍了多种钓鱼方法,以及渔具、鱼饵以及各种鱼类的习性、垂钓方法等等各种有趣的事情,甚至连烹饪的方法都讲得津津有味。

这一切让“猎人”大开眼界。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不仅让精通钓鱼的高手啧啧称赞,即使是“钓鱼小白”也是受益匪浅,甚至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冲动。

虽然这是一本关于钓鱼的书,但是书中并没有长篇大论的讲述钓鱼,而是在聊天说话中把钓鱼的奥秘娓娓道来,其中还有许多生活哲理更是成为抚慰人心的良药。

作者艾萨克·沃尔顿的文字清新、文雅,既有十七世纪英国绅士文学的特点,又打破了当时流行的表达方式,没有繁文缛节,以通俗的口语形成独特的风格,从而畅销三百年而不朽。

作为一名资深的钓鱼爱好者,艾萨克·沃尔顿没有在书中炫耀自己的技能,而是由浅入深,在实践中讲解钓鱼的技巧,而且还穿插了一些《圣经》故事,使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书中提到了鳟鱼、鳗鱼、鲑鱼、鲤鱼、鲈鱼,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鱼类,比如狗鱼、茴鱼,而且配了这些鱼的图片,让人们对这些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艾萨克·沃尔顿称钓鱼是娱乐,同时,他也说钓鱼是艺术,“是近于作诗的,得生来有禀赋”,“做一名好钓手,则不单是好学、善察了,还得多希望、多忍耐,对钓术本身要爱,要钟情”。听听这话,哪里是在讲钓鱼,这是在讲人生啊!

这样的金句在书中比比皆是。这就是艾萨克·沃尔顿的巧妙之处,也是这本书能够三百多年畅销不衰的原因之一。

这本书是再版次数最多的英文图书之一,中文也有很多版本。如今这本由缪哲先生翻译的版本堪称经典。它的语言别具一格,集风雅与古典于一身,让人耳目一新。

这本书的装帧非常精美,而且是裸脊装订,高端大气,具有收藏价值。

钓鱼如读书,有人钓的是清高,是与世独立;有人却钓来人间情趣。就像在这本《钓客清话》中,我们又读到了什么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mp1998.com/afhpz/739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