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上养殖三文鱼?
前段时间,一个磨破嘴皮子的老生常谈,不适合生吃的、经常被商家暗搓搓叫做“淡水三文鱼”的虹鳟鱼,竟然被某媒体大大方方地说成“三文鱼”。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分类吧
鲑形目下属仅有鲑科,鲑科有鲑亚科三中,分别白鲑亚科——白鲑属、桂白鲑属、北鲑属茴鱼亚科——茴鱼属鲑亚科——细鳞鱼属、哲罗鱼属、红点鲑属、茴鲑属、太平洋鲑属(大马哈鱼属)、鳟属
其实也就是说鲑属就是真正的三文鱼
国内淡水养殖属于大马哈鱼属,也就是淡水虹鳟鱼
中文三文鱼最早由港台地区提出,是英文名salmon的音译名,这是因为salmon的英文发音近似于三文,而salmon标准的中文译名应是大马哈鱼或者是鲑鱼。三文鱼不是鱼类分类名称,而是某些鲑科鱼类或鲑鳟鱼类的商品名称。三文鱼称呼指大西洋鲑、大型大麻哈鱼等体形较大、肉质鲜美、呈桔红色的鲑科鱼类
题主三文鱼oncorhychusketa是太平洋鲑鱼的一种,虹鳟也是其中的一种,它的学名是麦奇钩吻鳟。
而鳟鱼是指太平洋鲑鱼属,鳟属(大西洋鲑鱼属),红点鲑属三属中的某些鱼类。当然其中就包含虹鳟。所以大家说鳟鱼啦,鲑鱼啦,就是这样。
我国早期进口的三文鱼多来自北欧,主要是挪威。年进口冰鲜大西洋鲑(不是活大西洋鲑)总量在2万吨上下,因此有人习惯称挪威三文鱼。三文鱼和虹鳟是两个物种,因为早期虹鳟养殖成功,国内有的商家就把虹鳟鱼叫做三文鱼,三文鱼市价是虹鳟的一倍,利益空间多。而且有的水产会用虾红素喂养,为了让它的肉质变红,以次充好,所以来说国内部分用虹鳟冒充三文鱼的……
其实虹鳟也是美味鱼类,只是不建议生吃
虹鳟可不能直接生吃!淡水鱼、虾通常都是不能生吃的,它们的体内可能携带着多种寄生虫,例如阔节裂头绦虫、肺吸虫、华支睾吸虫(俗称肝吸虫)、颚口线虫等等。生吃淡水水产或多或少都有被感染的风险,佐食的酱油、山葵酱、白酒根本不足以杀死这些寄生虫。邻国日本也有生食鲑鱼的习惯,比如樱鲑和虹鳟,甚至成为了当地特产。当然,成为特产了,同样也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于是这些鲑鱼有些会事先经过冷冻处理。
如果严格地看待,不仅淡水鱼,曾经在淡水、半咸水里生活过的海鱼也不适合生吃,这甚至包括洄游阶段的野生三文鱼。海捕的野生三文鱼也可能感染异尖线虫和裂头绦虫。好消息是这些寄生虫生物组织复杂,对低温冷冻不耐受。正规渠道进口的海鱼通常都按规定进行低温急冻处理(通常为零下35摄氏度冷冻15小时或零下23摄氏度冷冻一周),所以生食相对安全。人工养殖的三文鱼网箱上还架有隔离鸟类的设施,阻断了寄生虫通过鸟粪传播的途径,所以安全系数更高。野生三文鱼口感好,人工养殖的三文鱼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