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在绿水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全球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三江之源、“牦牛之都”、“藏羊之府”。这一连串的光环不仅是一份荣誉,一种责任,更是青海农牧业走上“绿色生态”的光明大道。

从高原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大力发展到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体系逐步完善,从做强农畜产品特色品牌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初显成效,从推进农牧业循环发展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再到完善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和智力支撑……

一路走来,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围绕谋划“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调结构、抓特色,重科技、强产业,这片浸润千年农牧文明的高原大地,逐渐舒展出新的绿色的时代画卷。

有机草场。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绿色为基,植入农牧业发展的轨迹里

存栏牛羊多万头只,拥有余家规模养殖场,年可提供有机肥原料万吨左右,青海是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最适宜地区之一。作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关键一环,从年青海启动化肥农药“两减”行动开始,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化肥农药零使用,全省的土地都加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中。

这其中,我们安排6.66亿元资金向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牧民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确保耕地不撂荒、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鼓励农牧户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不断提升耕地质量。

改善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就是筑牢了绿色发展的根基。从年全省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目标以来,我们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发力,努力在推进打造输出地建设上担当新作为。

如今之青海,把“绿色”作为代名词,化肥农药“两减”行动已初具成效,面积占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40%、30%,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5%,有机生物农药用量同比增长70%,走在了西部地区前列。其中玉树、果洛两州和湟源县基本实现化肥零使用;

如今之青海,坚定绿色发展,建成高标准农田29.4万公顷,秸秆综合利用率、农田残膜回收率、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86.9%、90%、82%;

如今之青海,聚焦有机农产,全省有机监测认证草原面积达余万亩(余万公顷)。

我们改良土壤、改善水环境、净化空气,从源头上牢牢稳住绿色的基石,“一优两高”战略掷地有声,“青海绿”更加浓郁靓丽,我们把“绿色”深深植入农牧业发展的轨迹里。

标准为样,汇入产业发展的高度里

去年9月26日,农业农村部和青海省人民*府正式联合印发了《共同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行动方案》,成为我省今后5年全面打造输出地的“路线图”“施工表”。

自此,我省的农牧业以创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为载体,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目标,踏上了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现代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们把加工转化作为“输出地”建设的重要环节,创建5个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个 现代产业园、3个 产业集群,3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5个产业强镇,牦牛、藏羊、青稞、油菜等特色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建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0个、培育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家、 26家,辐射带动农牧户53.8万户,构建涵盖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延长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2%。

我们坚持 发力,打造基地,提高标准化水平。建成百亩以上蔬菜标准化基地个。设立国家行业标准5项、地方标准3项,推广应用重点目录标准57项,进一步完善了特色农畜产品标准体系。

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做大做强绿色有机特色产业,“生态青海、绿色农牧”区域品牌集聚效应越来越突出。

经过多年的发展,青海现已成为全国 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全国 的春油菜杂交制种基地、全国 的青稞加工基地、全国 的冷水鱼生产基地、全国 的有机枸杞生产基地,是 个部省共建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也是全国 的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

回望来路,这“五个 、一个 、一个 ”,是青海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底气与自信。

点绿成金,融进品牌出青的速度中

享有“高原之舟”美誉的牦牛,正以其资源的稀缺性和特殊的营养性,深受高端消费市场的青睐;作为世界上地毯纺织上乘之作的 原料,青海藏羊也在迅速抢占纺织市场;青稞、春油菜、柴达木枸杞、青海冷水鱼……一个个优质的青海农特产品因“绿色、有机”为“青字号”品牌注入源源不断的含金量,加紧青货出青的步伐。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马清德介绍道,“青字号”品牌的 价值体现在生态上,体现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 性和稀缺性上,如何让这些优势 地体现,成为了我省助推“青字号”产品发展的关键。

自我省启动实施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试点以来,按照统一追溯模式、统一追溯标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编码规则、统一信息采集的要求,牦牛藏羊追溯体系建设有序,覆盖到39个县市,认证有机牦牛藏羊万头只,累计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万余张。玉树牦牛、祁连藏羊、乌兰茶卡羊入选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个,全省共有家企业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张,特别是打造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以来,新增有机产品获证组织38家、证书45张。

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是农牧业得以延续发展的 动力,我们立足“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优势,唱响“净土青海·天然农牧”品牌。在央视及北上广城市发布青海牦牛、柴达木枸杞等16个省级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广告,“青”字号农牧产品逐步被全国消费市场熟知。

此外,大通牦牛、兴海青稞等7个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柴达木枸杞入选中欧互认地理标志农产品清单;鲑鳟鱼养殖获得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认证和出口欧洲许可,成为国内 获准出口的省份,青海高原特色农畜产品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走向国内外市场。

站在绿色发展高地,我们目睹青海农牧业从缓慢发展到展翅腾飞,在农业农村部、省委、省*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正在协力同心,狠抓落实,一个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主要抓手的“八大行动”在青海大地轰轰烈烈落实、落细、落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mp1998.com/afhpz/312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