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4日,杭州市高中音乐教研活动在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举行,市区全体高中音乐教师济济一堂。本次教研活动是杭州市直属高中青年教师新教材研究小组汇报课系列之二,在上学期各研究小组初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度探索和新的课堂尝试。在周美娟老师的主持下,大家共同聆听了戏剧组李萧如老师主讲组员协助教学,西乐组洪冰玉、路鹏飞老师共同教学,以及舞蹈组沈梦诗老师带来的三节展示课。
戏剧西乐舞蹈
节课浙大附中的李萧如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戏剧模式的新尝试:
音乐与戏剧二者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音乐剧就是其二者结合的 体现。本课以实践排演的方式,让同学们逐渐了解何为音乐剧;在旋律与情节的交错下,在人物与人物的碰撞下,让学生们感受到不同角色传达所传递的不同情绪;变“被动的学”到“主动”参与,让学生全情投入,逐渐理解到更深层的作品表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树立价值观。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直接获得音乐演唱和戏剧表演经验,引发对作品的情感共鸣,在实践中发展学生表演才能和创造才能,从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第二节课由杭州高级中学洪冰玉老师和杭州第四中学路鹏飞老师带领同学们再探器乐共享课堂:
本课的思路以现场演奏舒伯特小夜曲为引导。让同学们初步了解艺术歌曲。再通过分析鳟鱼的旋律与调性特征逐渐感受艺术歌曲的魅力;通过德文和中文不同语言版本的欣赏,逐渐理解艺术歌曲中的文学底蕴。
结合舒巴特的精神思想,理解舒伯特鳟鱼的再传承——鳟鱼钢琴五重奏。通过欣赏两段视频,发掘浪漫主义作品中喜怒哀乐的情绪。从而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表达对象由客观事物像人本思想所转变。 通过三位老师演绎*自《玫瑰三愿》理解多元文化对中国音乐创作的影响。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以鳟鱼为例,逐步了解艺术歌曲概况与发展脉络,理解艺术歌曲以小见大,借物抒情的特点。在鉴赏过程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从而得到文化理解的提升。
2021
●
4
杭州第九中学沈梦诗老师进行了舞蹈课模式的新尝试:
在音乐鉴赏课程的延续下,展开舞蹈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协调能力,从个别同学的参与体验拓展至全体学生的表演实践。学生通过舞蹈表演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掌握舞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提升文化理解和艺术表现力。
APRIL
2021
课后,三位老师对本次的汇报展示以及小组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感想进行了总结和交流。大组成员金蓓老师和郑王君对课堂分别做了精彩点评,肯定了各位展示老师在准备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并提出了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例如如何在课堂中分配好鉴赏与实践的比例,如何在实践课中更好地带领学生感受及体验,是所有老师需要思考和不断探索的。
,新教材研究小组组长周美娟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了本次进行展示老师的专业素养,给予鼓励的同时也特别提出:如何体现出“新”,如何在实践课中找到鉴赏与实践的平衡,如何在鉴赏课中,将欣赏的部分更加贴切的体现出来,都值得我们继续研究。
他们尝试了多位教师协同音乐教学授课,不同专业教师协同教授一堂课,同专业老师协助授课等的形式,新的教学模式也是研究小组的新课题之一。在本次的亮相与交流后,小组成员与到场的所有老师都对教学探究和课堂实践产生了新的启发和感悟,期待下一次的研究小组课程汇报将带来更精彩的思维碰撞!
撰稿人:周美娟 洪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