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媒体人参访山西高平炎帝陵感受神农炎帝文化
炎帝陵
9月4日下午,“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采访团一行,来到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炎帝陵,采访山西省炎帝文化研究会负责人和专家,了解两岸神农炎帝文化的交流情况;在羊头山采访高平炎帝文化研究会会长米东明,了解神农炎帝的典故和炎帝遗址的保护情况。
炎帝陵景区
炎帝陵位于高平市神农镇庄里村,俗称“皇坟”,陵旁有庙,谓之“五谷庙”。早年建筑规模宏大,周有城墙,分上下两院。现仅存正殿五间,东西厢房十几间,为金元重建。院内有一古柏残根,径约三米,专家考证树龄达余年。在东厢房的后墙上,有“炎帝陵”石碑,是明万历三十九年()申道统所立。碑后为陵,内藏万年灯,常年不熄。
参观炎帝大殿
据悉,高平市年5月启动了炎帝陵修复保护工程,年5月工程告竣。修复后的炎帝陵景区,总占地面积余亩,建筑面积平方米,共有大小殿堂房屋间。景区建筑群均为木构,采用了晋东南传统祭祀建筑手法和宋氏建筑风格,充分彰显了炎帝陵威严肃穆的宏伟气势和古朴端庄的建筑风貌,整体布局为四进三重院落。
炎帝陵工作人员介绍情况
年至年,高平市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同胞神农炎帝故里民间拜祖典礼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在国际上引起较大影响。炎帝陵先后被大陆国台办、中国侨联、中华炎*文化研究会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神农炎帝文化研究基地”三块招牌。近四年来,共接待海内外祭拜者近百万人次。
两按媒体人参访羊头山
羊头山,又称首阳山,位于神农镇西北部,是太行山之北里处的众山最高处,海拔米,威峰秀拔,独具风姿,因山巅有石状如羊头而得名。羊头山,是炎帝神农氏尝五谷之地,现羊头山上神农城、神农泉、五谷畦、神农庙等遗址遗迹尚存。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羊头山就是中国农耕文明和医药文明之源。
高平市炎帝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程原生(左一)介绍炎帝文化
台湾TB新闻网执行长张汶宁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文化带领中华儿女建立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两岸同胞都是共同根源,来自共同的思想文化,流着相同的血脉,饮水要思源,莫忘祖国先贤恩,没有前人开垦道路,就没有后人丰硕的果实,寻根祭祖代代相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所在,不论走到何方都要以中国人为荣,祖国情、同胞爱将带领我们的世代子孙莫忘列祖列宗。
台湾《旺报》摄影记者陈思豪受访时说,台湾地区和大陆的民间信仰都是相通的、息息相关,毕竟两岸同根同种。高雄新闻网副社长*富贵对炎帝陵雄伟的建筑和庙宇文化印象深刻。
畅游中国大陆最美大峡谷——太行山大峡谷
太行山大峡谷美景
太行山大峡谷气候湿润,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是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9月3日,“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采访团一行,来到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太行山大峡谷,游览青龙峡和八泉峡等景点,壮美又幽静的大峡谷自然风光让两岸媒体人流连忘返,赞叹不已。
太行山大峡谷美景
太行山大峡谷地处晋豫两省交界,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东南部,南太行东麓,占地面积平方公里,主峡东西全长35公里,主要有八泉峡、红豆峡、青龙峡、黑龙潭和紫团山等景点。景区内有享誉全国的紫团参、红豆杉等余种珍稀植物和金钱豹、黑鹳、金雕等多重国家保护动物,构成了以雄、奇、险、秀为特色的大峡谷自然风光。
青龙潭
几条鳟鱼在清澈的泉水中自由自在戏水
青龙峡是大峡谷的一条支峡,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风景区、中国大陆十大最美峡谷、攀岩基地。占地面积96平方公里,已开发26平方公里。青龙峡地处*土高原与中州平原断裂层带,是集青山、绿水、峡谷、洞穴等自然景观及古道雄关、战事翰墨等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原生态自然景观。
八泉峡
八泉峡是大峡谷中气势宏大、内涵丰富的一个高品位景点,她蕴含了太行山之精髓,最高海拔余米,全长13公里,流域面积60.33平方公里,泉源余处,飞瀑30余条。
俯瞰太行山大峡谷美景
北天门
八泉峡观光电梯“天空之城”,是世界全露天观光高度最高的电梯
雄居于太行山大峡谷中段的八泉峡同时也是大峡谷中投资最大、设施最全、景色最美、线路最长的精华景点之一,可以让游客体验到“路上览、谷底看、水上游、云中行、天上观”的深度旅游体验。八泉峡汇集了时空隧道、高峡平湖、幽谷听泉、悬流滴翠、壶关洞天、空中索道、玉皇云顶、北天门、阎王鼻、天空之城等景点,成为太行山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北方小九寨”通天峡
通天峡美景
9月2日下午,“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采访团一行来到山西长治市平顺县,采访通天峡景区负责人,了解太行山地貌、景区规划和发展愿景,通天峡的壮美景致让两岸媒体人感到十分震撼。
参观通天峡博物馆
通天峡的瀑布
山上俯瞰通天峡美景
通天峡地处太行山南端,距长治市50公里,占地面积达56平方公里,主峡谷长26公里,平均山高1多米,处于八百里太行最精华地段。通天峡灵秀俊美。灵在于水,高山平湖、深潭瀑布、溪水潺潺,被称为“北方小九寨”;秀在于林,满目苍翠、遍山葱郁、气象万千;壮在于山,雄、奇、险、峻集于一体,确有“三山五岳汇太行,通天峡归来不看山”之感,被誉为太行山旅游的一颗明珠。
碧绿的湖水
蜿蜒的挂壁公路
台湾《旺报》总编辑特别助理杨俊斌接受本网记者访问时表示,游览通天峡让他走到脚软,特别走到峡谷中玻璃观景台那一段路很险峻,从通天峡往下看到峡谷底,然后一边是有挂壁公路,让他印象很深刻。
峡谷中的玻璃观景台
通天峡美景
台湾《南华报》副总编辑兼大陆部主任赖柏逸说,通天峡的景致很好,走上玻璃观景台时,刚开始感觉很恐怖,但是一走上去就没感觉了,因为他完全被旁边的美景吸引到、被迷住了,整个大峡谷的风景真的让他感觉很震撼。
通天峡美景
步道由峡谷中特有的有纹路的石头铺成
高雄新闻网副社长*富贵对通天峡的崖柏印象深刻,很感兴趣,他说台湾有很多人在收集崖柏木头,所以他会特别好奇崖柏究竟长什么样子,这次有机会可以亲身观赏崖柏,很开心。他觉得通天峡的整个景色还有它的石头纹路,特别的美,河水非常清澈,跟台湾的太鲁阁是不同的风格,在这个季节游览通天峡,气候舒适又凉爽,很适合来旅游。
图/文虞鹰
责任编辑:徐亚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