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渠水欢唱。在我县饶峰镇新场村冷水鱼养殖基地,数万尾虹鳟鱼在池塘里游弋,展现出勃勃生机。短短两年时间,一个叫李宏的村民,在这个山区村靠着养鱼致了富。
李宏是一名退伍*人,看着家乡不断发展和优惠的创业*策,年,在外打工十多年的李宏携妻带子回到家乡,把养殖虹鳟鱼作为了自己的创业项目。
石泉县众鑫生态冷水鱼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宏说:“一个偶然的机会给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说,虹鳟鱼能治疗我这个心脑血管疾病,供血不足,我觉的吃鱼还能治病,我感觉很奇怪,我就在他的养鱼场参观、学习,回来以后,也就在我们蒲溪河流域,发现新场村上面水质比较好,水量各方面适合养殖我们这个的虹鳟鱼。所以我就回来在这地方修建鱼池养鱼。”
说干就干,李宏和妻子开始筹备兴建冷水鱼养殖场。村两委和司法局驻村工作队也非常支持,帮助李宏向银行申请到了支农贷款和创业贷款,前后投资多万元,建起了标准化的冷水鱼养殖场,并投放了价格十分昂贵的虹鳟鱼尾。然而,养殖的各种风险却是李宏始料未及的。
李宏说:“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技术不成熟,比如说在防病治病方面,对自己的产业都是有影响,也就是 年投放的一千多尾鱼苗,因为技术不成熟全部死完了。”
批育苗的死亡并没有打垮李宏,他多方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发现是由于夏季水温过高,导致这种冷水习性的鱼类死亡,于是,李宏吸取教训,在鱼场上游修起蓄水坝,保证鱼场的水流量,从而控制住水温,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日益完善。
县司法局驻村工作队队长陈声安说:“从去年开始,我们就积极给他们协调路和水这些方面,去年才修建产业路米,今年,我们计划一个是他的河堤实施,二是他带动贫困户,我们司法局在有限资金上给他实行一定的奖补。”
自养殖虹鳟鱼以来,李宏一直在外购买鱼苗,成本受市场影响较大。今年,李宏开始尝试自己繁育虹鳟鱼苗,这不仅能解决自己鱼场的种苗问题,也能为其他养鱼的乡亲们提供鱼苗。
李宏说:
销售额去年是在90万元,今年养殖量比去年增加了一些,今年预计能达到万元左右,目前池子里有一万二千尾,马上还要从外地拿两车鱼苗,总共预计池塘存量在三万尾左右。
目前这个育苗在试验阶段,如果实验成功,今年就要着手建造标准化的育苗孵化车间。下一步,我将把规模继续扩大,把养殖区域扩大以后,争取带动当地的贫困户参加基础建设、务工。另外准备投入三个池子,作为贫困户代养的鱼池,让他们也能参与到养鱼当中来,能挣点钱。
记者:刘倩影通讯员:郭建
来源:石泉广播电视台
注:以上信息来源及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如果喜欢,请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