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最“热门”的一种食物,恐怕非三文鱼莫属了。这种咱们平时都生吃的东西,现在不仅被“炒熟”了,还眼看着就要被一把火给烧“焦”了。别误会,我说的“焦”不是因为它有了新的吃法,而是关于它的争论越来越“胶着”了,先是媒体报道国产“淡水三文鱼”内含寄生虫不能生吃的说法遭受质疑,接着各路专家纷纷站队,剧情各种反转。而现在,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神助攻”横空出世,把剧情彻底推向了高潮。你以为这个“神助攻”是什么专业领域的大神?其实,它只是一台显微镜...
一片生鱼肉、一台显微镜,最近这样一场“检测直播”成了众人群嘲的对象。仔细看,一片用来检测的生鱼肉样本不仅相当肥厚,还直接被摆放在显微镜的光源上,这是要把生物老师气到吐血的节奏吗?
看到这个画面,许多人都不淡定了。因为这次被检测的主角,正是已经被闹得沸沸扬扬的国产“淡水三文鱼”...
原来,最近央视财经频道报道了有人在*河上游的龙羊峡养殖淡水三文鱼的新闻。据报道,这个养殖场致力于出产中国品质 的三文鱼,从饲料配比、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着手,下了不少工夫,目前已经占据了国内三文鱼三分之一的市场。没想到报道一出却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先是有科普类媒体发文指出,所谓的“国产三文鱼”和大伙所熟知的三文鱼不是一种鱼,常说的生食三文鱼是大西洋鲑鱼,而青海的是淡水虹鳟鱼,后者是不能生吃的,因为鱼体会存在寄生虫。
接着大青海网发布消息“辟谣”,称采访到中科院青海生物研究所等权威机构,证明虹鳟鱼就是三文鱼,并附上检测报告表示没有寄生虫!
没想到大伙刚松了口气,这条“辟谣”的信息也被辟谣了,中科院表示自己没有叫“中科院青海生物研究所”的单位,也没有工作人员接受过采访...这就尴尬了,于是为了弄明白虹鳟鱼到底能不能生吃,有媒体就赶到当事养殖场做起了直播,记者和工作人员还现场试吃,可没想到 却在显微镜检测环节“破了功”...
样本那么厚,还放在光源上,你们居然能看清楚纹路?嗯,这场直播,重新定义了显微镜啊!那另一个问题,难道这些虹鳟鱼平时都是这么“检验出厂”的?
而同样堪称“神助攻”的,还有工作人员拿出来的检测报告...
于是在各路专家“权威发声”、各路媒体报道直播后,“淡水三文鱼”之争终于陷入到了罗生门之中。那么问题来了,虹鳟到底是不是三文鱼?又能不能生吃呢?为了避免有“偏袒”之嫌,小编找了一段年的专家采访...
也就是说,虹鳟的确是三文鱼,它和我们经常生吃的大西洋鲑都属于“三文鱼”这一个大类,所以把虹鳟叫成三文鱼虽然有点“取巧”,至于能不能生吃,中国渔业协会就发文称,三文鱼有没有寄生虫和在海水还是在淡水生长没关系,而是看其生长过程是否安全可控。管理标准、监控严格、水体洁净、饲料优良的工业化养殖三文鱼品质更容易保证,食用也更安全。
当然了,如果您实在担心生吃虹鳟有风险,也好办,反正医生建议:任何鱼类都应该烹饪煮熟后再吃,生吃时海鲜中的硫胺素酶会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B,所以生吃三文鱼不是 方案。
短秀菌:你说它是三文鱼,有人说它不是三文鱼,专家说它是三文鱼,另一个专家说此三文鱼非彼三文鱼...归纳法是 解决争端的一个理论:要说一个大类,它们都是鱼,要归纳更大的一个类,三文鱼跟我们都属于生物,还分什么彼此搞那么见外干什么?但是,归纳法使用在商品交易中就等同于“浑水摸鱼”了,没有 化的市场细分就没有交易的公平正义,口味虾和澳洲大龙虾都是虾,你不能混为一谈,寄居蟹和八宝蟹都是蟹,你不会请人吃寄居蟹,显微镜和太阳镜都是镜,你不能把显微镜当成太阳镜——用来装点自己遮挡阳光,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