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方向发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达坂城区依托自然风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达坂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达坂城区加快推进千亩蔬菜大棚项目建设。(达坂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贾梦妍)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达坂城区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踔厉奋发谋发展,加强经济建设,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文化旅游活力不断增强,特色农牧业稳步推进,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全面提高……

今年以来,达坂城区发力提速清洁能源产业、深耕农业、加强文旅融合、推动创业就业“四个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一周来,本报融媒体小分队走进达坂城区蹲点调研,探寻如何因地制宜,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主动、占据先机,让发展动能更加强大。

深耕农业

唱响提质增效主旋律

乡村是达坂城区高质量发展 潜力所在之地。

春日里,西沟乡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村民王俊杰正忙着在自家地里春耕备耕。去年他种胡萝卜,地里不用一人,就实现了高效播种,这让他今年干劲十足。

这种技术叫“绳播”技术,是达坂城区新引进的精量播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胡萝卜的产量和品质,还省去不少工序,节约65%以上的人工成本。

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有奔头、收入高让越来越多的达坂城人回到家乡,返乡创业,当起“职业农民”。

今后几年,达坂城区将大力推进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稳定并逐步扩大饲草料、百合、雪菊、苹果、杏子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实现种植面积、总产值“双增长”;持续抓好“三品一标”和名特优新产品认证,把达坂城区打造成首府特色农牧产品原产地,切实将达坂城这块“金字招牌”转化为经济效益。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达坂城区今年还计划创建蔬菜基地、牛羊肉基地、奶业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建设蔬菜基地——稳步扩大大田蔬菜种植,加快推进千亩蔬菜大棚项目建设,着力创建首府居民“菜篮子”需求重要产出地。

建设牛羊肉基地——做好牲畜品种改良和疫病防疫,依托华凌畜牧等优势企业,培育壮大牛羊等传统养殖业,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奶业基地——持续扩大乳制品精深加工规模,重点发展健康型、营养型、功能型乳制品,推动奶产业向绿色化、精深化、品牌化发展。

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在做好本地特色畅销产品加工的同时,研发推出绿色、健康旅游休闲食品和达坂城特色旅游纪念品,扩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规模。

达坂城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组书记于龙说,今年还将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平台,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提速清洁能源产业

吹响创新蝶变冲锋号

达坂城区位于天山山脉的峡谷处,是南北疆的气流通道,特殊的地理条件,使达坂城成为了一个“大风加工厂”。

一年四季不间断的风,带来了优质能源,上百台风力发电机擎天而立、迎风飞旋。戈壁深处,横卧着一个几十米高的小山坡。山坡迎风处,9台巨型风机正缓缓转动。

“这是去年底,我们顺利并网发电的达坂城兆瓦(一期50兆瓦)风电项目。项目采用的6兆瓦风机,是目前国内 陆上商业运营单机容量 的风机,标志着华电在疆率先开启‘6兆瓦时代’。”新疆华电苇湖梁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国忠说。

徐国忠介绍,6兆瓦风机轮毂高米,叶轮直径达米,单个叶片长83.4米。与山下常见的70米高、单个叶片35米的1.5兆瓦风机相比,是风机里的“巨无霸”,这样1台风机发电量相当于山下4台风机。

记者从达坂城区发改委了解到,达坂城区老风场风电企业正对传统老旧风机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他们积极支持企业利用大、小功率风电机组高低差,合理布局不同类型风机,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投资成本,提升生产效能。

今年,达坂城区还将建设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全力推动重点风电、光伏项目发展,力争到年,该区风电装机总规模达万千瓦以上,光伏装机规模达20万千瓦,同时,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开展风电核心装备生产、风电运维、关键零部件制造等业务,打造风电装备全产业链。

奏响文旅融合新乐章

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达坂城区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始终坚持生态立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同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文旅融合等,让各族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这几日,随着天气升温,每到周末,来达坂城爱情小镇游玩的市民多了起来。

3月12日,位于东沟乡的“卧龙湾山庄”农家乐里,老板刘海莲正忙着准备当天的饭菜,“桌子前两天就被订完了。”刘海莲高兴地摆盘、炒菜。

“借旅游东风,我家生意越来越红火。”刘海莲说。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深入贯彻“旅游兴疆”战略,今年,达坂城区制定了《达坂城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

柴窝堡辣子鸡一条街上,新施划了停车泊位,今年还计划新增一处公厕,让来往柴窝堡、品尝辣子鸡的市民有更好的服务体验。

达坂城区认真对照“四个满意”服务标准、“四个不够”重点问题、“四个效益”融合目标,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旅游基础建设。

在达坂城区东沟乡,经营了3年的悦来客栈,集旅游+民宿+采摘+销售农产品为一体。目前,客栈在已有基础上又做了提档升级。

悦来客栈负责人杨娟说:“我们新建了一个鱼塘,主要养殖虹鳟鱼、金鳟鱼,保证游客到我们客栈吃到新鲜的鱼。同时我们和种植户、养殖户积极合作,新鲜蔬菜、水果,还有牛羊肉,都能在我们家销售。”

深入推进文旅融合让农牧民尝到了甜头。达坂城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组书记、局长王晓梅说,今年将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形成相得益彰的城乡发展空间形态,打造文旅结合的典范。持续加大达坂城旅游宣传推介,开展各类赛事、节庆和文体活动,提升达坂城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依托特色

弹好创业就业协奏曲

今年开始,达坂城区将以达坂城镇和柴窝堡社区两大特色社区为核心,通过提升达坂城大豆、达坂城酒、柴窝堡辣子鸡一条街这些品牌特色,大力推进便民经济社区和文化旅游社区建设,释放发展动力,激发市场活力,展现城区魅力。

达坂城区委、区人民*府制定《达坂城区创业社区建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年)》,试点建设6个创业社区,力争3年内推进创业社区建设全覆盖,并以创业社区为切入点,以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为主轴,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推动“人、城、景、业”融合共生,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旅游城区。

按照方案,达坂城镇将重点突出美食、休闲、娱乐,把“洛雪宾花美食广场”打造成为网红美食打卡地,激活达坂城社区周边“路边经济”,发挥餐饮、购物、住宿、农贸市场等多种商业业态为一体的商业街作用,搞活夜间经济,将达坂城社区建设成便民经济创业社区。

达坂城镇副镇长张宏发说,“洛雪宾花美食广场”夜市开业,吸引了不少游客,激活了达坂城的乡村夜间经济,“依托创业社区建设,我们吸纳了30多户村民摆摊,拓展了村民就业渠道,助农增收。”

王晓梅说,将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社区特色餐饮业,以居民必需为关键发展社区平价消费业,以特色街区为依托发展社区特色文旅业,形成餐饮、消费、文旅一体发展的浓厚氛围,探索走“居民化、生活化、文艺化”社区餐饮业路线,全面激活餐饮行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mp1998.com/afhhy/450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