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这本书的面市,会给读书不成或因为家贫在年幼时没有机会求学的小朋友们一点鼓励。”
——张五常
他被誉为“华人世界里最 的经济学家”,屡屡参与到中国经济改革的讨论中,为中国改革开放开出药方。
他被认为是最有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中国经济学家。他与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关系深厚,其中多位公开宣布或者承认,自己的经济学思想曾得益于他的影响。
他是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喜欢用简单的经济理论解释复杂的世界,至今已经发表多篇文章,出版了20多部经济学图书。他的博士论文曾轰动西方经济学界,后来成了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他狂傲不羁、喜出狂言,让他在经济学圈获得“狂生”之称。很多同行经济学家对他的狂傲不羁颇有微词。在年前后,11名教授联名对他提出批评,批评文章大量见诸报端。
但是没有人可以忽略他在经济学领域的巨大贡献,他的思想更是影响了整整一代改革者和青年学子。他就是经济学家张五常。他所有的成就其实都得益于他简单却又戏剧化的成长和求学历程。
01学校的失败与街头的成功
年12月,张五常出生于香港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大家庭人口很多,兄弟姐妹一共11人,张五常排行第9。父亲常年在外照顾生意,根本没时间管教到每个孩子。张五常记忆中,16岁之前,父子之间从未正正经经地说过几句话,从童年到青年,大部分时间,他都是个“自由”人。
一九六七年摄的香港西湾河成安街对上的山头,称成安村,张五常在图中一带长大。(照片由高添強先生提供)年张五常刚满6岁时,日*攻占香港,母亲带着包括他在内的7个儿女逃难到了广西,开始了三年多的饥荒日子。在那段可怕的日子里,有两件事对他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很大影响。 件是在没有纸笔的小村落,张五常和一位逃难的古文老师学习古文和诗词,为今后的中文写作风格奠定了基础。第二件是张五常在田野中流荡了一年,对中国农业的认识掌握了 手资料,在年他用中国的农业数据验证佃农理论时获得了深刻的洞察。
母親与三个月大的张五常然而,张五常从小就顽劣异常,小学被开除,中学没毕业。张五常在佛山读中学时,破过三项纪录,其一, 从小学升初一,竟然从初一再降小六的人;其二,犯小过三次,大过五次;其三,是 被华英附小赶出校门的人。
在学校失败的张五常,却在学校之外的街头巷尾获得了各种“成功”。十一岁成为广州的中国跳棋 ;十五岁可以闭眼和三位下象棋的人一起对弈三局;十七岁时教一位比他小三岁的孩子乒乓球,这个徒弟年在匈牙利获得世界乒乓球比赛男子单打 ;十九岁时他拿起相机, 次拍摄的两幅作品就入选了香港沙龙,还刊登在当年的国际摄影年鉴上。
年张五常被香港 的中学皇仁书院开除,同一年父亲因病去世。在父亲去世前两个月,医院病房,这也是他们 次父子认真谈话。父亲因为生意忙没有时间教导表示歉意,甚至曾经放弃了这个幼子,但是他最终改变了想法。
和父亲的这次谈话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父亲 对他说:“在学校读书不成不代表事业的终结。我离开后你要到我的商店工作、学习,等待另一个机会再去争取学问。你要记住,我平生最敬重的是一个有学问的人。”
三年后这另一个机会出现了,张五常为了父亲遗留下来的生意到了加拿大多伦多,而这次旅程的种种际遇促成了他人生最重要的求学之路。
02求学生涯,诺贝尔奖专家环绕的世界
到年间,张五常在加拿大一边看顾生意,一边补习中学课程。几经波折后,他终于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录取了,成为一个超龄的本科生。年龄超出同学很多年的张五常,却只用了三年时间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张五常开始旁听 经济学教授杰克·赫舒拉发(JackHirshleifer)的高级价格理论。上课提问从不举手,喜欢随时打断老师提问,回答问题天马行空、答案无奇不有的性格,让张五常和赫舒拉发教授形成了深厚的师徒友谊。
年开始,张五常旁听了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大师阿曼·阿尔钦((ArmenAlbertAlchian)教授的六个学期的课程。阿尔钦有两个规定:旁听生不能坐在 排而且不能在课堂提问,张五常就抓住课后阿尔钦回办公室路上的5分钟提问。终于在几个月之后,阿尔钦邀请张五常到他的办公室提问,一年后两个人可以坐下来一起探讨经济学问题。获得这样机会的学生只有张五常一人,他也就成为了阿尔钦的“入室弟子”。在准备阿尔钦的博士考试时,张五常选择慢下来,听完课程以后再去考试。其他同学一般会选择两年时间分别考完4张试卷,而张五常在5天之内考完,其中3张试卷成绩 ,1张试卷第二。
年张五常转向芝加哥大学,在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张五常与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科斯漫步校园探讨经济学,科斯说张五常是最为了解他的思想真谛的人;与 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 人物乔治·施蒂格勒共事交流,与芝加哥经济学派另一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结为至交好友。这些他共事的人物都在不同的年份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
弗里德曼夫妇前来主持张五常的婚礼这些他共事的人物都在不同的年份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
年,张五常到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任教,获得了8位经济学领域大牛的推荐信,全部对他赞不绝口,在当时传为佳话。张五常自己也说:“没有任何学生,不管是何时,不管是何地,曾经有这样的幸运际遇。”
年,他是 一位未获诺贝尔奖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经济学者。这样的际遇,在中文世界的经济学家中,恐怕会 、后无来者。
年12月,张五常夫妇赴斯德哥尔摩参加科斯教授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照片为科斯与张五常夫妇在一家酒店里的合影。张五常后来说,很少有学生在*金时代先后在洛杉矶加州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学习经济学,“更没有学生能获得这两位大师(指加大的艾智仁和芝大的科斯)的日夕训诲,而这个学生竟是一个中国人,天下间哪有这么幸运的事?”
03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引发学界轰动
《佃农理论》张五常著中信出版社出版张五常在年开始写论文,题目一改再改, 暂时抛开论文去搞摄影六个月。年初他卷土重来钻进图书馆,在图书馆他发现了一整套的《台湾农业年鉴》,其中有非常详尽的关于台湾没给地区的每项农植的每亩产量。经过几个月的资料积累,张五常经过写下了11页论文初稿,题为《佃农理论——引证于台湾的土地改革》, 页就预告了建议的六个结论。
这时候张五常在加州的长滩大学任职,他把论文初稿寄给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导师阿尔钦和赫舒拉发,加大专门为这篇论文初稿召开研讨会,参会者大约四十人,其中有十多位教授。然而,这些教授们一致认为这篇论文的六点结论全都错了。因为佃农理论在之前已经有年的发展,张五常从来没有考察过前人的理论,而是觉得为了解释农业经济需要有一个佃农理论。并且他提出的所有结论都与传统的理论相反。加大的教授们为了这篇论文从下午5点一直争论到晚上11点,一直没有吵出结果。
过了一个月,张五常接到阿尔钦的电话,告知他可以开始动笔了,准备要写两年。张五常用了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论文,导师阿尔钦说这简直是奇迹。这篇论文的理论部分,题为《私产与佃农分成》(PrivatePropertyRightsandSharecropping),年10月—11月发表于芝大的《*治经济学报》(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年《佃农理论》(TheTheoryofShareTenancy)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佃农理论》主要是以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对分成租佃制度作出了新解释,推翻了以往的传统理论,建立了“新佃农理论”。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治经济学奖。《佃农理论》是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今天《佃农理论》之价值随着时间推移其重要性越来越大,它不仅成了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而且其中的几文在期刊上发表后也成了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04街头巷尾,用简单理论解释复杂世界
年12月,在底特律的一个回忆中,张五常见到了科斯。科斯郑重地说:“听说中国有开放的迹象,你要回到中国去。”
年,张五常离开美国,回到了香港大学做教授,始终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洞悉着中国经济改革的走向。在很长时间里,他每周撰写两篇专栏,评点*策时*。因他身份的特殊,往往有自由而独到的见解。在年10月26日香港大学的就职演说上,张五常激情澎湃,要带领他的学生和同事做“时代弄潮儿”,因为“再也找不到比现在的中国更活力四射、生机盎然的经济学实验室了”。
张五常(右)和弗里德曼,年在回到中国以后的30年里,张五常充分利用他所处的难得的时间和地点,对中国经济制度的运行做出了自己的解释。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躲在书房里穷经皓首,而是在真实的世界里往返无碍。
张五常喜欢在街头巷尾跑,找资料,求灵感,试验证。他总是喜欢在日常生活中的环境观察,好奇的看待这个世界,他也愿意用简单的经济理论来解释复杂的世界。他认为经济学的实验室不是*府的统计部门,也不是校园里的办公室,而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的场地。他曾经为了调查件工合约,在年和年跑到香港工厂考察,最终写出了今天都很受重视的《公司的合约本质》;他还在年的年宵之夜进货多盆桔子到街头摆摊销售, 写出了分析价格分歧的《卖桔者言》;在美国华盛顿州居住时,他在海边房子的后园将小溪改成池塘饲养鳟鱼,由此想到了所有权的归属问题,从而写出了《私产可养鱼千里》。十多年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像个疯子一样”,卖桔子、卖珠宝,研究市场交易中的现象,逛出了《经济解释》。
张五常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有趣已往。我这一辈的老人家比较特别﹐因为我们经历过战乱与饥荒的日子﹐死不掉总有些奇异的回忆可说。但像我这个小学被逐出校门﹑初中又被逐出校门﹐但终于还能在西方大学的一门学问上杀出重围的﹐可能不多见。”
无论狂妄还是专业,张五常都已经呈现出更广更厚的生命维度。这一篇只是张五常童年生活的一个掠影,正是许多这样的经历造就了今天这位殿堂级的经济学大师,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之一。
延伸阅读
中信出版社出版图书《童年的回忆》,作者:张五常。
张五常,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开创者。他于年获博士学位后,先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他进一步发展产权理论及交易费用概念,主张只要产权得到完善界定,即可令资源有效运用。他以《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两篇文章享誉学界。代表作《新卖桔者言》《中国的经济制度》《货币战略论》《经济解释》等。其中《经济解释》被认为是集张五常平生学术功力之大成、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经典作品。自20世纪80年代回到香港大学经济系任教,开始在香港报界以产权理论分析时局,在内地和香港两地引发强烈的学术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