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旬不食——吃鱼正当时
在日本饮食文化中有一个字“旬”,是指食材最为美味的季节。对于鱼类食材来说,是为了产卵或越冬身体中积蓄了大量的营养,最为鲜肥的季节;对于蔬菜水果来说,是完全成熟且大量上市的季节。“旬”就是在正确的时节,品尝相应的果蔬、渔获。
什么是“旬”期产卵季是决定鱼“旬”最重要的因素。产卵前的鱼为了补充能量而大量进食,鱼肉会更肥美,而产卵中及产卵后的鱼,肉质会略差。不过,这只是大致规律,会根据鱼的种类和时空位置而不同,此外随着当前养殖业和物流的发展,旬的概念实际是有所降低的。然而,旬始终是人类了解自然变化的标识,在不同时令享用不同河海鲜,也是吃鱼的乐趣。
在我国江南地区,也有类似“旬”的说法。正月塘鳢肉头细,二月桃花鳜鱼肥,三月甲鱼补身体,四月鲥鱼加葱须,五月白鱼吃肚皮,六月鳊鱼鲜如鸡,七月鳗鲡酱油焖,八月鲃鱼要吃肺,九月鲫鱼要塞肉,十月草鱼打牙祭,十一月鲢鱼吃只头,十二月青鱼要吃尾讲的就是在一年之中,江南地区河鲜的旬期。
岩手的鱼“旬”期
日本四面邻海,海岸线狭长,因此在日本不同地区也有不同地区的海鲜旬期。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位于东北部三陆岩手地区的当季海鲜吧!
三陆地区海岸从日本青森県东南部的鮫角开始,经过岩手県沿岸,直到宮城県東部的万石浦,约有km的里亚斯型海岸。大海清澈透明,海岸奇石峭壁,风景秀丽海岸中部有本州最东边的魹ヶ岬(岩手县宫古市内),这里也是天然的海鱼海贝海产品养殖场。
(美丽的三陆海岸线)
春每年,当万物复苏的春天刚刚来临,三陆渔场盛产鲽鱼。其中产量 的就是其中的油鲽了,油鲽在冬季储藏了很多脂肪,肉质白净细腻,入口时还带有一丝的韧劲,无论是刺身;还是炖、烤,以及“一夜干”都别有风味。
TIPs
一夜干(いちやぼし):在冷藏保存还不普遍的年代,将油脂丰腴的鲜鱼剖开、清除内脏,再浸泡于与海水浓度相近的盐水中, 只有经过一夜风干,便完成的鱼干。
此外,裙带菜、松藻、海苔等海产植物也是初春时候的美食。岩手的裙带菜产量居日本首位。三陆海岸特有的地理特性使这里的裙带菜色泽浓郁,肉质丰厚,耐煮,口感清脆。松藻因形状象松树叶,故得此名。松藻稍带黏感,有嚼劲。海苔呈红紫色,香脆可口。在色拉、醋渍、酱汤、海鲜拉面、日式寿喜烧等传统的日本料理中少不了这些海产植物。
4到5月,在岩手沿岸可以捕捞到各种鳟鱼。樱鳟体形高大因此又被称为板鳟;桦太鳟是鳟鱼中体形最小的一种,樱花盛开的春季,不仅在岩手海岸可捕捞到桦太鳟。在河流中偶尔也能见到桦太鳟;此外,岩手海岸还能捕捞到王鳟,王鳟是鳟鱼中体形 的,有的甚至可达2米长。这些捕获的鳟鱼最常见的食用方式是烤食。
夏6月,春末夏初,这个时节岩手可以捕捞到平均体长50cm左右的黑鳍金枪鱼,是金枪鱼家族里体型最小的一种。金枪鱼属于红肉鱼,肉质紧实,杂质较少,吃起来非常的爽嫩,没有腥味。金枪鱼的大腹肉油脂丰厚,肉嫩呈粉红色,入口即化有油脂香,价格最贵;中腹在腹部和背部,含有适度的脂肪,肉口味次之;赤身是背部脂肪最少身体最硬,卡路里 ,蛋白质 的部分,价格 。
岩手的夏季短暂,7月到8月岩手夏季秋季可捕捞到鲣鱼。初秋鲣鱼从北方南迁的洄游鲣鱼肥瘦适中,味道极好。除了鲣鱼刺身,鲣鱼还可以做成一种叫做“土佐造(tataki)”的日本乡土美食。将鲣鱼切成鱼片后用稻草进行微微烘烤,以此减弱鲣鱼的腥味,激发香味。此外,大家所熟悉的木鱼花也是用鲣鱼制作的。捕捞后的鲣鱼去掉头和内脏,经过生切、煮熟、焙干、削除、长霉等步骤后作成鲣节;食用之前削成薄片就是可以用来调味或者直接食用的木鱼花了。
秋9月的岩手秋高气爽,从9月到第二年的2月都是吃帆立贝的好时机。岩手的帆立贝产量居日本第四位。全部均为养殖,帆立贝的养殖技术在日本已经非常成熟。帆立贝属于大型冷水性贝类。生长速度较慢,贝壳较大,可达20厘米。两片扇形贝壳包裹着它的肉身,右壳隆起状,呈*白色,左壳则比较扁平,较右壳稍小,呈红褐色或紫褐色。帆立贝最自然的品尝方式就是刺身,比手掌还大的贝柱,切成适合咀嚼的薄片,就着山葵和酱油,简直让人难以忘怀。除了生食,蒸煮、炭烤、煎炸等方式也能呼唤出扇贝特有的鲜甜。
冬12月的岩手常常被皑皑白雪覆盖,这个时节正是牡蛎最为肥美的旬期。岩手海域水质纯净,牡蛎带着清新的海水气息,回味甘甜,无论是直接食用、熏制或者其他食用方法,都会带来令人回味无穷的滋味。
牡蛎的养殖(视频号上还可以搜索更多扇贝和牡蛎的视频)
结束语
除了上述这些旬味,如果你3月来岩手能品尝到新鲜的磷虾;6月可以尝试海鞘;7月能够大快朵颐海胆;11月是鲍鱼的旬期;12月还能吃到石斑鱼......在岩手的每个时节都有与之相对应的鱼旬,不旬不食,选择正确的时节,品尝相应渔获。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