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报告聆听情怀纪念我们逝去的青春

白癜风发病机理 https://m.39.net/disease/a_6204332.html
有多少回忆可以重来,有多少青春可以聆听?光阴似箭,青春的小鸟一去不回来。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以重新聆听那些逝去的光阴,现在想来这的确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日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碰到了Eggleston一对儿老款的Isabel音箱在咸鱼上挂着,而且是同城可以上门试听。当机立断,叫着岳老师一起直奔试听地点。想来那都是12年前的事情了,我还记得那是年,我接到时任《高保真音响》编辑的岳老师电话,说听音室来了一对儿特别惊艳的小箱子。那会我正在统筹创刊《WhatHi-Fi》中文版的工作,自然少不了多听器材,为创刊内容积累素材。曾经的Isabel加上脚架还是很帅气的一走进《高保真音响》的听音室,时任杂志社主编潘志强老师正在把玩这对儿新来的Isabel。没等我开口,他就把我拉到了皇帝位,简单说了箱子的背景,然后,听就是了……初听这对小箱子,丹拿TD软丝膜球顶高音以及6.5寸魔雷中低音单元的组合从第一声开始就让我忘记了身在何方,只想跟着耳边场景慢慢进入到音乐中去。当时如果我还没记错,《高保真音响》杂志社用的前端器材是马克莱文森的合并机和英国之宝的CD机。至今我已经记不清我们听的是哪些曲目了,但是Isabel给我的印象就是透明,鲜活而且充满了音乐感染力。特别是它的空间感特别好,营造的整个舞台非常真实,用惊艳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尽管它是一个两分频书架箱,能够覆盖的频段有限,但是我当时给它的评价是,在它能够涵盖的频段里,有着极高水准声音表现。后来的若干年里,我和岳老师每每谈起听过的书架箱里,Isabel都是不可错过的话题。只是碍于当时的囊中羞涩没有能够将其买下,以至于后来在《WhatHi-Fi》中文版里,我还曾经策划过一期针对Isabel的对比评测。……时光荏苒,当我和岳老师时隔10年后,再次听到那对儿配置一样的Isabel时,曾经的那种美妙的感觉又回来了。尽管现如今,Isabel已经更换了几代产品,并且单元也都有了改进。然而我们依旧喜欢原来那种味道,也不知道是情怀做怪还是真的好听。当我把它搬回家的时候,问题又来了。我现有的私服系统,只是一个爱因斯坦的TUNE晶体管小合并机,大约在70W左右的功率。我心里其实并没有很大把握能出好声。线材用的也只是千元级别的产品。而音乐则是日本的AcousticHarmony的黑胶系统,唱头就是普通的天龙LC。当我接驳机器和线材,开声的第一秒那种深邃的空间感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是的,当初那种舞台感,脱箱感又回来了。我先用人声感受了一下这套系统的定位,唱片是蔡琴的《机遇》45转的黑胶。当播放第一首《机遇I》的时候,中音的温厚细腻一点也不夸张,似乎Isabel出来的蔡琴就在眼前,即不夸张也不缺失。无论是嘴型还是唇齿音,还是声线的质感都恰到好处。而蔡琴浑厚的嗓音加持着黑胶独有的温暖松弛特性,让坐在器材前面的聆听者也如听到的声音一样放松,一样悠然自得。而最被发烧友津津乐道的那首《月光小夜曲》,直接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舞台感。特别是最后夏夜的环境声进入后,我甚至已经忘了还要数几声蛙叫之类的细节,人与舞台的合一,与营造出来的环境气氛合一,背景那种静谧感似乎比以往更加深邃。温暖宽厚的声音,回荡在整个房间里,眼前的Isabel就像灵魂脱壳的躯体一样摆在那里,有的只有音乐、环境和人。以至于,当音乐结束后,自己还沉浸其中久久不能释怀……所以,听到最后,蔡琴《机遇》的这张45转的LP,我可以给大家安利一下。这个确实不错,只要你机器能放45转的LP,建议大家买一张听听。CD和LP的感觉还是不太一样的。人声其实是Isabel这种小箱子的强项,当然另一个强项就是室内乐了。我随即拿出了布伦德尔与克利夫兰四重奏乐团在飞利浦录音的《鳟鱼五重奏》黑胶。整个作品布伦德尔弹奏的流畅轻盈,整个系统表现出来的钢琴颗粒感很强,但同时,每一个音符又有些许后厚重感,一点也不显得轻飘。整个室内乐团各个声部非常均衡,然而你完全能够感受到舒伯特在郊游时获得灵感,继而创作这首作品时候愉快的心情。五个乐章一口气听下来,一气呵成,鲜活的乐感想必除了爱因斯坦功放特色之外,与Isabel的表现也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就《鳟鱼五重奏》而言有很多版本,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出了布伦德尔版本,其实席夫与哈根四重奏的组合也不错,那是decca的一张CD,也推荐大家买来听听。至于海布勒、阿玛迪斯之类的名家名团的版本大家尽可以收来听听,都不会令你失望的。既然是TD的高音,当然免不了要找机会秀一番。我拿出了飞利浦录音,格鲁米欧演奏,科林戴维斯指挥的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一张张逐一聆听。其实,为什么要逐一聆听呢,是因为在庞大乐队集体出声的时候,如果控制力不好,如果音箱的素质不够,是不可能让人长时间坐下聆听的。然而Isabel做到了。我足足听完了四张黑胶正反面。格鲁米欧小提琴那明亮高亢的音色,在Isabel那对TD上,绝对是一次完美的展示。高音的丰润感,让你觉得格鲁米欧手中那把小提琴与弓子之间擦出来的不是松香粉末而是水雾。高频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很强,而且你从中能听出一丝甜美的味道。我不知道这是黑胶的原因,还是扬声器单元的原因?但是那种丝滑般的感受,一定是让你不断回味的。而整体乐队的平衡感很好,每个声部的分离度跟高。可能是我的摆尾相对比较开,所以眼前的舞台格外宽阔,以至于让你能感受到乐团内每一位乐手的存在。在经过越来越多的曲目聆听之后,我有一种强烈的想为难一下Isabel的冲动,所以我放上了一张关栋天的《短歌行》的黑胶版本。《短歌行》的鼓一出来,系统的气势是有的,但美中不足是少了几分霸气,毕竟是6.5寸的单元,已经很不错了。所有打击乐的而细节都能在眼前浮现出来,所以说,Isabel的低频不能带给你惊艳,但一定给你带来享受。而我们不得不说这张专辑另一首关栋天与毛阿敏合作的《钗头凤》。人声的质感十足,口型清晰,特别是女生唱段的部分,那种空气感带来的画面感非常强烈。而后续男女生合唱的部分,男老生与女声的融合以及对比达到了统一,而且最重要的是二者分离度很好,你能明显感到两人所处位置的不同。能达到这个效果,器材整体的水准已经不一般了。毕竟,近期我在聆听的器材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系统都能达到这个效果的。最后的最后,我还是想安静一下,玩点小文艺。我放上了一张富尼埃在ARCHIV录音的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富尼埃行云流水般的演奏,与Isabel的表现相当合拍。富尼埃优雅、温婉的演绎以及附带底蕴的表现,丝毫没有任何阻碍的直接来到面前。Isabel独有的那种韵味和乐感可以用陶醉来形容了。其实音箱的优秀的素质表现有很多,其中有一点是难能可贵的——直白保真但是还很有灵气和乐感。隆重向大家安利富尼埃的巴赫大无版本显然我们对书架箱的很多要求Isabel都做到了。当然,它在重放一些强调低音表现的作品时,在下潜深度上,那种直击心底的感觉还有欠缺,但这毕竟是一款书架箱我们也不去过多要求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你功放与音源给的越多,Isabel能发挥出来的潜力就越大。我们也不能否认,这款箱子相对于现在的技术而言,也有它当时设计的局限性,比如直通对于解析力的损失。但这并不能改变实际这款箱子的良好听感。下一步,我在计划在功放系统上和音源的信息量上进行升级,到时候相信Isabel还会有更加惊人的表现,虽然这是我能够想象出来的结果,但我依然很期待……经过了一番聆听,其实我依然可以找到当初的那种汗毛直立的冲动。这也是我和岳鹏老师常说的,好的器材是无论听多久,都会让你能找到最初听音乐的那种汗毛直立的冲动感。也有人说,好的器材,其实是让你在听音乐的时候,忘了器材的存在。然而,时过境迁,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代又一代的新技术不断让产品更新换代,唯有内心对音乐的热爱历久弥新。但,能让这份历久弥新的冲动继续涌出心头的还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器材和那份心境。其实,世间器材千百种,然,听音的过程和心情唯有那一种最为感动。有时候,一套器材,一首音乐作品,哪怕只是一个旋律都能让你眼前浮现出当时的情景和画面,那时的人、事、物甚至气味都能再度围绕在你左右。当我们沉醉其中时,并不是为了那时某一点的精彩,而是再也回不去的感慨与无奈,也正因为此,那些过往的青葱岁月才显得弥足珍贵。有梦想,有情怀能去聆听,在我看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如果有机会,不要错过,不要觉得梦想特别是曾经的梦想离你很遥远。试着去触碰,尽可能的接近,也许有一天实现了呢?也许有一天青春一去又回来了呢?会有那么一天,会有那么一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mp1998.com/afhgx/957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4